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安徽农垦:现代农业航母扬帆起航


  编者按: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安徽农垦应运而生。安徽农垦自此担负起江淮大地农业发展先行军的重要使命,垦荒造田,开垦农场,将一片片不毛之地和一个个山岗湖洼改造成了万顷良田,为安徽省工农业生产和安置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审定农垦改革发展文件时对安徽农垦集团提出要打造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航母的目标要求。现在,这艘航母正载着安徽农垦的优秀品牌驶向远方。安徽农垦集团在改革后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创新农业服务新模式?请看本期“农垦改革百场行”之“安徽农垦篇”。

  

  

  

  

  敬亭山茶场是安徽农垦皖地茶区一大型茶叶企业,地处宣城市西北郊敬亭山,现有优质茶园万余亩,年产敬亭绿雪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茶(眉茶、珠茶)260万公斤。

  1949年,皖北行政公署接管普济垦殖社。到今天,安徽农垦走过了整整70年的历程,与新中国同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据安徽农垦志记载:建垦初期,仅有3万多亩土地。到2019年,安徽农垦拥有土地面积96.64万亩,其中耕地52.32万亩,林地13.66万亩,茶果园7.67万亩,水面13.74万亩。垦区总人口12.73万人,净资产262.25亿元。

  日前,安徽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詹先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进程中,农垦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打造‘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航母’,是时代赋予安徽农垦的新担当。作为农业‘走出去’的国家队,我们安徽农垦人正在做出属于自己的答卷。”

  记者走进安徽农垦,实地体验安徽农垦在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皖垦蜕变:从无到有 由弱变强

  安徽农垦的发展,大体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建垦初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拓展,这是垦区的初创阶段。随着国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五”“二五”计划和三年调整,安徽农垦先后历经较快发展、曲折前进和下放、恢复等阶段。

  初创阶段过后,便迎来快速成长阶段,也就是兵团时期。大批城镇干部和知识青年来到农场,农垦职工队伍迅速壮大。1969年9月,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基本建设投资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农垦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财务大包干和农工商综合经营。

  20世纪80年代,农工商全面综合经营。这一时期,安徽农垦全面推行场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农业上以提高产量为目标,工业上确立“抓管理、重技改、上项目”的发展方针,商业则走向城乡市场,农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

  随后是农垦体制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垦区先后遭受1991、1998、1999年特大洪涝自然灾害,经济遭受重创。同时,农产品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体制不顺,又面临养老高峰和社会性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难题。

  从2001年至今,安徽农垦进入深化改革时期,推行农业“两田制”改革,实施“三化促三增”发展战略,组建6个专业集团公司,开展垦地合作。先后实施移民建镇、移民建房和保障性住房工程,建成花园系列职工住宅小区20个。完成公安派出所、教育和电力管理职能移交及垦区卫生医疗改革。垦区33个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全部参加养老保险。改造农场电网,解决农场职工饮水问题,改善场区道路交通。

  2018年以来,深入实施农垦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和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造,聚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农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安徽农垦成立70年后,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20.68%;其中现代农业实现营业收入54321.89万元,同比增加19386.15万元。”詹先豪说起这些年农垦的发展变化,如数家珍般讲出这一系列数字。

  

  智慧皖垦: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从粗放式、经验性管理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快速转变。

  2018年,安徽农垦大圹圩农场投资200万元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建成农业互联中心,构建了大圹圩农场智慧农业系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园 山茶 土地 连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