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山西,秋高气爽,丰收在望。日前,全国旱作节水农业交流会和技术培训班在这里举行,来自30多个省(区、市)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总结交流旱作节水农业工作进展及成效,全面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旱作农业
十年前为了粮食增产 十年后为了提质增效
粮食生产的差距在旱区,潜力也在旱区。我国旱地面积约10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近一半。通过集成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旱作区粮食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专家测算,通过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如果将灌溉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0.1公斤/立方米,就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00亿斤以上。
2009年,原农业部在甘肃庆阳召开了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对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第二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即启动。时隔10年,农业农村部再次召开全国旱作节水农业交流会,对新时代旱作节水农业工作进行再谋划、再部署。如果说,旱作节水农业在过去10年承担着粮食增产的重任,那么现阶段则是紧扣着“提质增效”的主题。
在交流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把加快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连续多年安排旱作节水项目,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初步形成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覆膜保墒、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节灌等一批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每年应用面积(按播种面积)超过4亿亩次。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全国粮食水分生产率由“十二五”初期每立方米0.826公斤提高到现在的约1.13公斤。
在未来一段时间,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走向何方?“今后的目标是旱作农业区在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力争到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2035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基本稳定。通过集成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同时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张桃林表示。
近年来,旱作农业发展的市场前景也迎来了“柳暗花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米、高粱、荞麦、莜麦等典型的旱作农产品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坐着冷板凳”,如今,它们作为“粗粮”引领了一波健康饮食的风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和平介绍,山西作为杂粮大省正是抓住这样的机遇,突出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像“山西小米”“灵丘莜麦面”“上党高粱”等一批山西旱作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旱区农民
过去尝尽干旱的苦 如今尝到科技的甜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在以往,“十年九旱”让当地农民尝尽了苦头,因为水资源缺乏和农业用水效率低,基本只能“靠天吃饭”。
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突出重围?山西省给出的答案是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绿色发展,从土、水、种、技、机等全面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山西在全省建立3个整建制示范市、10个整建制示范县和70个特色产业示范片,形成了一批“有机旱作+特色产业”的典型样板,打造了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寿阳县景尚乡重桃村,坐落着一个面积500亩的优质蔬菜旱作节水示范区。在蔬菜种植区域旁,大伙儿都在饶有兴致地观察一个长方形的红色塑胶场地。这个场地被用铁质栅栏环绕隔离,场地大部略低于地面,其中间有整齐的孔洞。示范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正是示范区的集雨“神器”——新型软体集雨水窖。目前,示范区建设有2口此类水窖,容量1000立方米。这种水窖相比传统集雨旱窖建造成本低30%-50%,具有水质清洁、安装方便、不渗漏、可回收等诸多优点,可实现丰雨旱用、秋雨春用,在作物干旱缺水时进行补灌。结合微喷、膜下滴灌等智能灌溉技术,可以为作物精准供肥供水,比传统漫灌方式节约水肥用量超过30%,综合效益亩均可节本增收超过300元。
驱车300多里,越过桑干河,代表们来到雁门关以北的山阴县合盛堡乡观摩黄花梁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该基地依托黄花梁坡区富硒土壤,实施旱作面积1.5万亩,其中种植了2000多亩小米和1000多亩高粱。极目远望黄花梁坡区上下,小米和高粱果实已经成熟,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27/20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