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转型发展六畜兴


  在上个世纪的畜牧业发展中,配合饲料、畜禽良种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02年,我国“畜禽水产养殖技术”被中国工程院评为与“两弹一星”相提并论的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随着商品猪和商品鸡配套技术、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良种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众多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畜牧业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中科技推广最有成效的产业。目前,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已超过50%,为我国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末,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家禽规模化存栏占比达到73.9%,畜牧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比超过47%;

  生猪出栏周期降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半左右,出栏率是1980年的2倍多;

  奶牛平均单产从1吨多提高到7.5吨,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质量安全更加可控;

  全混合日粮饲喂在牛羊生产中逐步普及,生猪和蛋鸡的饲料转化率提高了20%-30%,白羽肉鸡饲料转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年产百万吨以上饲料的企业达到35家,产量占全国的62%。一批叫得响的饲料品牌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设厂上百个;

  成功消灭了牛瘟、牛肺疫,基本消灭了马鼻疽、马传贫,有效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畜禽死亡率显著下降;

  “吃饱”问题解决后,“吃好”成为新追求。“瘦肉精”整治、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修订、饲料禁用抗生素……通过“产”“管”结合、综合施策,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实现了稳定向好的基本目标。

  

  顺应“生态绿色”发展新要求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家庭农场主李春风养了10年猪,2018年,他们夫妻俩除了种植430亩水稻,还代养育肥了1580头猪。

  “松江区有91个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在我看来,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是都市循环农业的最好模式,对松江农业有百利而无一害。”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文说,松江区是黄浦江水源保护地,区内畜牧业经受了上海市第二轮三年环保行动和美丽乡村行动的检验,至今仍保留15万头生猪出栏能力。

  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绿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形成。

  目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70%,到2020年,全国586个畜牧大县有望实现全面治理,畜禽废弃物处理专业化组织和产业化模式大量涌现,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在东北冷凉、北方农牧交错、西北风沙干旱等地区,粮改饲面积超过1330万亩,节料、节地、节水的草食畜牧业正加快发展;

  在长三角等南方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的问题得到纾解;

  畜牧业生产逐渐向适宜生产区域集中,逐步构建形成了具有区域性、辐射性的生猪、肉牛、肉羊、禽肉、禽蛋和奶牛等六大产业带,畜产品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绿色发展,六畜兴旺。201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6%,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3万亿元。2017年,农村居民从事畜牧业人均净收入为586元,占人均经营净收入的比重为11.7%,牧区县的相应比重高达60%以上,畜牧业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产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产品 饲料 畜牧业生产 禽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