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楼上楼下梦成真


  

  

  

  

  

  

  

  

  宋之红夫妇在原来的土坯房和新家门前分别合影留念。资料图

  “我老家在苏北农村,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农村就实现共产主义了。刚开始跑运输的时候,家里还是土坯房,看到很多城里人都住楼房,很是羡慕,就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现在,梦想成真了,不仅是我,我们村大部分乡亲都住上了联排二层小楼,不仅家里环境变美了,整个村庄都特别干净整洁。我们提前实现‘共产主义’了。”跑运输20年,全国大江南北都去过的宋超庆,提起家乡变化丝毫掩饰不住喜悦。

  宋超庆的家乡高党村位于江苏省睢宁县西北部地区,东临251省道、北依黄河故道,占地720亩,830户村民居住在这里。

  前不久,宋超庆的父亲宋之红刚过了72岁生日,他说:“那天闺女和儿子都回来了,孙子、孙女们楼上楼下跑,我和老伴也跟着开心,现在我们老两口住的房子上下两层总共140多平方米,这种生活年轻时真是想象不到,跟做梦一样,几辈子的福气。”“你又在忆苦思甜了。”老伴孙绍兰笑着说。

  

  黄土墙茅草房里成家立业

  宋之红1947年出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农房变迁的点点滴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房屋的墙几乎都是用泥土掺杂干草建成的,屋顶覆盖茅草,一家兄弟姐妹好几个人挤在10平方米房间里生活的情况很普遍。“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能住在茅草房已是不易。”宋之红说。

  吃饱、穿暖、有地方住,是当时大部分农民的心愿。

  1960年,13岁的之红和小伙伴一起到600公里外的河南洛阳讨生活。睢宁水资源紧张,耕种以玉米等旱作物为主,“三年困难时期,天天下雨,雨水积在田里排不出去,粮食产量大减。”宋之红说,当时一个同学的姐姐嫁到洛阳,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上路了。“真的很感谢洛阳的乡亲,他们自己吃的也不好,但是看我们一群外地农村小孩儿来讨生活,也将不多的口粮省下给我们。”宋之红说。

  1968年,之红从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离家5年,中间没有回来过一次,在1972年复员返乡时,他发现村里变了样子,“刚进村,就看到村里很多家房顶由茅草变成瓦片,这在60年代是很少见的。”宋之红说。

  俗话说成家立业,当兵归来,25岁的之红该成家了。“那是1975年,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条件还不太好,盖不起房子,只能将老房子西屋收拾一下当婚房。”宋之红说,把西屋与东屋中间的门堵上,从南边开一道门,就形成一个独立房间。孙绍兰告诉记者,“当时结婚因为穷,我也没有嫁妆,家里的摆设就是一个床还有一个小桌子。”

  1977年,经济情况好转,之红夫妇在老房子西边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盖房之红十分上心,事事亲力亲为,“虽然仍旧是黄土墙、茅草顶,但是条件比原来好很多。”宋之红说,盖房子,得把原材料提前找好,除了梁、檩、椽,最重要的就是泥,作为墙的主要原材料,需要从干涸的池塘底挖。之红白天在生产队干活儿,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歇工休息的空当儿,用人力小推车一车车地推,虽然慢,却积少成多,一个月后盖房的材料终于备齐了。

  “当时盖房,没有施工队,都是村里人互帮互助,管一顿饭就好。”宋之红说,现在村史馆门前有块大石头,叫石夯,是用来夯地的,需要8个人抬,盖房先得把地夯实,然后再做“土打墙”,把泥加上水,再放干草增加韧劲儿,用抓钩翻均匀后,用泥叉一点一点翻成墙,而每次最多只能翻1米,要干透再继续,才能牢固。由于苏北冬季寒冷,所以墙厚度至少50公分,房子一盖就是几个月,从夏天开始盖到冬天才能住上。

  辛苦盖了房,翻新整修还是每年的“必修课”。尤其是屋顶,每年春天刮大风,会将茅草吹走一部分,如果不及时修葺到雨季就会漏。家里盆盆罐罐凡是能装水的几乎摆满了整个地面,这是老宋家的房子又漏雨了……回忆起那些“接雨”的经历,孙绍兰笑道:“那真是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下,盆、碗一堆东西还在叮叮咚咚地响,特别热闹。”

  

  泛黄的老照片里藏着乡愁

  住上新房一年后,大儿子宋大庆出生了。大庆小时候学走路,用小手抠着墙,土墙边就留下了一条一条的小沟沟,老房子里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了老宋一家生活的酸甜苦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大米 粮食 干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大事记
下一篇 :数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