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楼上楼下梦成真

网友投稿  2019-09-25  互联网

  

  

  

  

  

  

  

  

  宋之红夫妇在原来的土坯房和新家门前分别合影留念。资料图

  “我老家在苏北农村,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农村就实现共产主义了。刚开始跑运输的时候,家里还是土坯房,看到很多城里人都住楼房,很是羡慕,就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现在,梦想成真了,不仅是我,我们村大部分乡亲都住上了联排二层小楼,不仅家里环境变美了,整个村庄都特别干净整洁。我们提前实现‘共产主义’了。”跑运输20年,全国大江南北都去过的宋超庆,提起家乡变化丝毫掩饰不住喜悦。

  宋超庆的家乡高党村位于江苏省睢宁县西北部地区,东临251省道、北依黄河故道,占地720亩,830户村民居住在这里。

  前不久,宋超庆的父亲宋之红刚过了72岁生日,他说:“那天闺女和儿子都回来了,孙子、孙女们楼上楼下跑,我和老伴也跟着开心,现在我们老两口住的房子上下两层总共140多平方米,这种生活年轻时真是想象不到,跟做梦一样,几辈子的福气。”“你又在忆苦思甜了。”老伴孙绍兰笑着说。

  

  黄土墙茅草房里成家立业

  宋之红1947年出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农房变迁的点点滴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房屋的墙几乎都是用泥土掺杂干草建成的,屋顶覆盖茅草,一家兄弟姐妹好几个人挤在10平方米房间里生活的情况很普遍。“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能住在茅草房已是不易。”宋之红说。

  吃饱、穿暖、有地方住,是当时大部分农民的心愿。

  1960年,13岁的之红和小伙伴一起到600公里外的河南洛阳讨生活。睢宁水资源紧张,耕种以玉米等旱作物为主,“三年困难时期,天天下雨,雨水积在田里排不出去,粮食产量大减。”宋之红说,当时一个同学的姐姐嫁到洛阳,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上路了。“真的很感谢洛阳的乡亲,他们自己吃的也不好,但是看我们一群外地农村小孩儿来讨生活,也将不多的口粮省下给我们。”宋之红说。

  1968年,之红从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离家5年,中间没有回来过一次,在1972年复员返乡时,他发现村里变了样子,“刚进村,就看到村里很多家房顶由茅草变成瓦片,这在60年代是很少见的。”宋之红说。

  俗话说成家立业,当兵归来,25岁的之红该成家了。“那是1975年,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条件还不太好,盖不起房子,只能将老房子西屋收拾一下当婚房。”宋之红说,把西屋与东屋中间的门堵上,从南边开一道门,就形成一个独立房间。孙绍兰告诉记者,“当时结婚因为穷,我也没有嫁妆,家里的摆设就是一个床还有一个小桌子。”

  1977年,经济情况好转,之红夫妇在老房子西边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盖房之红十分上心,事事亲力亲为,“虽然仍旧是黄土墙、茅草顶,但是条件比原来好很多。”宋之红说,盖房子,得把原材料提前找好,除了梁、檩、椽,最重要的就是泥,作为墙的主要原材料,需要从干涸的池塘底挖。之红白天在生产队干活儿,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歇工休息的空当儿,用人力小推车一车车地推,虽然慢,却积少成多,一个月后盖房的材料终于备齐了。

  “当时盖房,没有施工队,都是村里人互帮互助,管一顿饭就好。”宋之红说,现在村史馆门前有块大石头,叫石夯,是用来夯地的,需要8个人抬,盖房先得把地夯实,然后再做“土打墙”,把泥加上水,再放干草增加韧劲儿,用抓钩翻均匀后,用泥叉一点一点翻成墙,而每次最多只能翻1米,要干透再继续,才能牢固。由于苏北冬季寒冷,所以墙厚度至少50公分,房子一盖就是几个月,从夏天开始盖到冬天才能住上。

  辛苦盖了房,翻新整修还是每年的“必修课”。尤其是屋顶,每年春天刮大风,会将茅草吹走一部分,如果不及时修葺到雨季就会漏。家里盆盆罐罐凡是能装水的几乎摆满了整个地面,这是老宋家的房子又漏雨了……回忆起那些“接雨”的经历,孙绍兰笑道:“那真是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下,盆、碗一堆东西还在叮叮咚咚地响,特别热闹。”

  

  泛黄的老照片里藏着乡愁

  住上新房一年后,大儿子宋大庆出生了。大庆小时候学走路,用小手抠着墙,土墙边就留下了一条一条的小沟沟,老房子里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了老宋一家生活的酸甜苦辣。

  那时候物资匮乏,有时外地亲戚会寄大米贴补家用,“大米珍贵,不舍得吃,烧稀饭时候取一把米,装在用纱布做成的小袋子里,煮熟后小袋子里的米饭给大庆吃,大人喝粥。”孙绍兰说。

  “小时候住土房子,环境不好,阴天时候潮湿,屋顶还会掉泥,房子没有窗户,就是一个长、宽都是30多公分方形的洞,洞上有一条木头撑着,加以固定。”大庆回忆,每到入冬,都需要提前准备茅草,把窗户里里外外堵起来,即使这样,还是冷。

  不仅冬天寒冷,夏天更是难熬。睢宁夏天闷热、蚊子多,村民一般都拉着席子到村西桥下或者直接在路边睡,大庆和弟弟一起躺在席子上数星星、听蝉鸣,一个个夏天就这样过来了。

  过了几年,之红夫妇又生了一儿一女,老宋说:“在过去,农村有个传统,谁家儿子多就显得人丁兴旺,要是没有儿子可能会抬不起头。但是,儿子长大后要结婚生子,就得盖房。”

  给三个儿子盖房,成了老宋几十年来的奋斗目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夫妻俩每年养的蚕大概能产60余斤蚕茧,从80年代年收入100多元钱,到90年代的几千元钱。“改革开放后,真是也赶上了好时候,我靠卖粮食、养蚕挣了些钱,给儿子们都盖了红砖房。”宋之红说。

  然而,90年代末期,三个儿子成家立业后为了赚钱都出去打工,砖房子慢慢空了出来……

  1993年,老宋的三儿子宋庆君到深圳打工,年轻的他,一个人远离故土,在一家皮包厂做皮包。一天老三来信说,有些想家。这让老宋夫妇心疼不已,但是深圳遥远,不富裕的老宋夫妇也不能去看小儿子,正好侄子有相机解了燃眉之急,一家人在老房前照了张照片给老三庆君寄了过去。“这张照片陪伴我度过了离家的岁月,每当夜里睡不着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仿佛父母一直都陪着我。”宋庆君说。

  儿子外出想家,老宋老两口也守着房子想儿子,孙绍兰把儿子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他们想家了,可以随时回来住。”儿子们的房子干净漂亮,老宋的房子却一直是结婚时候那幢土坯房,在1986年将茅草屋顶换成瓦片后就再没有修葺过,“孩子们过得好就行,我们住哪儿都一样。”老宋说。

  和宋庆君三兄弟一样,90年代,越来越多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到城市工作,每年春节回家一次,甚至有的几年才回家一次。和老宋老两口一样,很多农村父母年轻时倾其所有,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年迈后,还帮孩子们守护着他们的念想和他们的家。

  

  连排二层楼里迎接新生活

  21世纪初,很多村民外出务工赚了钱,都纷纷回乡盖房。然而村庄布局松散零乱,基础设施配套欠缺,对村庄改造提升势在必行。

  2016年,高党村所在的睢宁县依据国家提倡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相关政策,依托“多规合一”和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实施“全域规划”,将全县400个行政村、2800多个自然村,优化调整为232个集中居住区,高党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搬迁和新建过程中,睢宁县政府和高党村村“两委”将村民利益放首位。“集中居住,建设涉及土地征迁、赔偿、安置等多个方面,每一环节都与百姓利益密切关联,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满足民愿、保障民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宋斌表示。

  “拆旧房子的时候,心里还是特别不舍,自打结婚就住这个土坯房,一眨眼就是一辈子,我们都老了。”老宋说起老房子,眼里泛起泪光。“但是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环境,我支持村干部和政府的工作。”老宋签了字,搬家之前,村里专门请摄影师为老两口在土坯房前拍了张照片。

  2017年,崭新的村庄建成,老宋和200多户村民都搬进新家。老宋说:“这套房村里按13.8万元的价格安置村民,我用旧房置换后,只花了几万元就拿到了房。现在村里比儿子在城里住的房子还舒服咧。”摄影师又来给老宋老两口在新房前拍了照,照片里,两位老人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了缝儿。

  站在村外看高党,宽阔平坦的进村路,路两边高大挺拔的绿树,一排排白墙黛瓦的乡村小楼,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村里看,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村史馆、幼儿园、卫生室、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典型示范转到全面推开,和高党村一样,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加快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如今,老宋家143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装修一新,自来水、沼气、雨污分流式下水道等设施应有尽有。

  好环境不仅能够服务村民,如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把钱赚到,让城里游客住下来,村“两委”也是费了一番功夫。“集中居住后,高党村通过招引服装加工企业入驻,又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有机粮食、桑蚕养殖、优质果蔬等特色农业,积极开发果品采摘、农耕体验、民俗体验等项目,形成了特色产业。”宋斌介绍说。

  如今,宋超庆正盘算着把大货车卖掉,然后回家创业,这样既能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父母和孩子,两全其美。老宋家和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家庭一样,楼上楼下的生活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25/20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