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看天种地成过去


  

  农业科技成果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走进农产品市场,鱼肉海鲜、禽蛋蔬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从粮票、肉票等定量计算的“票证生活”,到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品种丰富的背后,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给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把百姓日常生活与农业科技紧紧链接在一起,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但较少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既包含了谷子、糜子、茶叶、蚕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涉及了木薯、啤酒大麦、酿酒葡萄等新兴加工原料的农产品,可以说如今现代农业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产区,不断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第一推动力,为农民群众谋福祉。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越织越密,有效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跑赢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国种植业推广机构达24394个,其中县级9170个、乡级13909个,迈入“一主多元”融合发展新阶段。近55万推广机构人员遍布全国,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躬身乡野,把实用技术和贴心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为适应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机构不断优化调整科技力量布局,大大充实和强化了果蔬、畜禽、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成果供给。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超过6200亿元,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70年来,科技创新为我国创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装备和模式。

  在支撑引领清洁生产方面,研发和创制了一批生物农药、降解地膜、农用纳米材料等农业绿色投入品,研发与示范推广了一批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奶牛生猪健康养殖、稻鱼综合种养等绿色技术和模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不断加强,化肥、农药利用率显著提升并实现施用负增长。

  在支撑引领农村能源替代方面,农村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的实施,大大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进程。沼气发酵功能微生物强化等新型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了节能减排,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支撑引领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形成了一批适合我国干旱、寒冷地区的新型厕所产品,构建了单户、整村改厕的技术模式,有力推进了农村“厕所革命”。研发了一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形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不同技术路线与治理模式。建立了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工程技术体系和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模式,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层级架构完整,涵盖科研、推广和教育等领域,机构数量、人员规模、产业和学科覆盖面均为全球之最。进入新时代,农业科技将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攻克农业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要素,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粮食 玉米
上一篇 : 大事件
下一篇 :数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