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良种助力现代畜牧业腾飞


  (四)厚积薄发 硕果累累

  ——猪种资源保护和育种技术的改进

  目前的猪种资源保护和改进技术可以分为活体保种、精子、卵子、胚胎的冷冻、DNA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这些技术又依猪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应用。其中活体保种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这期间,推进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遴选了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组建了一支由22名知名专家组成的猪遗传改良专家队伍,研发建立了我国基于动物模型BLUP的种猪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大力推进种猪性能测定、数据收集与管理、育种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对促进我国种猪企业加强基础育种工作条件建设,规范种猪性能测定与选育,提升我国种猪选育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深远影响。猪育种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改革开放以来,相继研发了一些用于猪场生产管理和育种分析的软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开始运用到生猪育种中,它具有加快猪遗传改良速率的巨大潜能,尤其是当前常规BLUP方法难以选择的性状(如产仔性状、饲料利用率、胴体及肉质性状等),这种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奶牛种业篇

  在影响奶业发展的诸多技术要素中,奶牛的遗传素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据国际公认的各技术因素对奶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良种和群体遗传改良技术的贡献率占40%以上。奶业发展的历程,以培育奶牛良种为起点,以群体遗传改良技术为奶业的引领和推动力。

  尽管我国养牛挤奶的生产活动历史悠久,但专用奶牛品种的培育历史仅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培育了我国现代奶业的主导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同时还培育了中国草原红牛、三河牛、新疆褐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和蜀宣花牛等5个乳肉兼用牛品种。近半个世纪以来,又紧跟国际奶牛育种科技发展趋势,构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技术体系。

  

  肉牛种业篇

  人类养牛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牛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牛的生产发展和利用。使中国黄牛这一瑰宝得以发展壮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了中国黄牛由役用转向肉用进而步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国特有黄牛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仅收录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中的地方牛品种就有92个,其中黄牛品种53个、水牛品种26个、牦牛品种12个、大额牛1个。

  我国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养牛业在我国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增长明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肉牛生产水平也逐年提高。几十年来,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来、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三河牛、新疆褐牛等兼用品种和延黄牛、夏南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引进品种对我国本地黄牛品种的杂交改良与利用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我国五大著名黄牛品种鲁西、晋南、秦川、南阳、延边牛的饲养规模、开发与利用,已初见显著成效。

  当今世界,随着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竞争越演越烈,这给我国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以我国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为基础,选育具有特色的,国产、优质、高效的黄牛肉用新品种,提高我国肉牛生产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才是提高我国黄牛保种、肉牛生产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羊种业篇

  我国绵羊、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的绵羊遗传资源71个,包括42个地方绵羊品种、21个培育品种以及8个引进品种;山羊遗传资源73个品种,其中58个地方品种、10个培育品种和5个国外引进品种。这些品种都在产肉、产乳、产绒及地方适应性上独具特色,普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有的还具有药用、竞技等价值,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纵观我国羊种业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羊种业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主要发展细毛羊业,我国细毛羊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振兴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黄牛 核心 奶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