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这里有忘不掉的风景


  在高原最美的季节,记者走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全州的平均海拔约3000米。海西州不仅有连绵的雪山、盐湖、丰富的矿藏资源,更有令人难忘的美丽乡村,宛若一颗颗明珠在广袤大地上熠熠生辉。

  

  与“天空之镜”为邻的巴音村

  盛夏时节,素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也进入旅游旺季。作为从青海湖到茶卡盐湖旅游的必经之地,乌兰县巴音村迎来了好时机。

  巴音村党支部书记欧礼斌告诉记者,2013年,巴音村的27户100多名村民从交通不便的山里整村搬迁到了现在的新村。当时,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青稞和养殖牛羊。“托茶卡盐湖这个‘网红’景点的福,村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去年顺利通过了脱贫验收,摘掉了贫困帽。现在,村里家家开旅馆,户户都有了小汽车。”他说。

  每一个家庭旅馆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村民申得屏的家庭旅馆整洁宽敞,3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有11间客房,绿意盎然的院子里可以同时接待20桌游客用餐。去年,她家总收入近20万元,还清了银行贷款,过上了小康生活。她告诉记者,旅游旺季必须提前订房,否则,当天在村里很难找到空房。

  巴音村扶贫第一书记刘予洪介绍,村里经营农家乐、办家庭旅馆是由党员带头的,村民们看到收益可观,纷纷效仿。村里每年都组织经营人员参加餐饮和宾馆服务行业标准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现在全村的家庭旅馆已经有450张床位,每个家庭旅馆年收入5万-15万元不等,真正实现了旅游富民。

  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创新发展,海西州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了全域整体脱贫,其中,发展特色旅游就是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海西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置于全州发展整体规划中,提升质量效益,树立品牌意识,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为主线,实施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品质高、配套好、有特色的旅游示范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保障能力。

  

  城乡一体化的别墅新村

  诗人海子的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为这座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宁静之城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走进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柏树山新村,记者立即被眼前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双层别墅吸引。宽阔的马路、崭新的公交车站、漂亮的幼儿园、设施齐备的文化广场,让人不知此时究竟身处城市还是乡村。

  柏树山新村是易地搬迁村。村党支部书记苏玉林对记者说:“我们以前都住在山里,这个新村的房子是政府统一盖的。”这位有着48年党龄的藏族老人告诉记者,2017年3月,原来的希望村、新秀村等3个村的526户2104人搬迁到这里,形成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柏树山新村。村民主要种植枸杞、藜麦、马铃薯,去年户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

  走进村民蓟玉林家中,154平方米的双层别墅明亮舒适,各种家用电器齐备。“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生活用水是井水,取暖烧的是牛粪,交通也不方便。你看现在的房子里有自来水、天然气,上网方便,出门进城有公交车。我们已经是小康水平的生活了。”坐在阳光明媚的自家院子里,他满足而惬意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2012年,为了改善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海西州和德令哈市相关政府部门经多方努力协调,在充分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自身意愿的基础上,启动了柏树山新村建设项目,选址53.3公顷,规划部署公共设施建设,配套建设89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铺设水、电、路、天然气管道入户,开展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推进集中式供水,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升电气化水平,为每户安装太阳能取水设备。新村一、二、三期共建成526套房屋。村民按照自家的需求,分别选择住进了154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别墅。

  德令哈市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服务推动各项工作,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实现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广播、电视、网络户户通,校舍建设以及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医疗低保救助等“十个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新村里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最年轻县级市里的牧民新村

  2018年12月,茫崖市正式挂牌,成为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县级市。地处西北边陲的这座小城因石油而生,也有着昆仑山下辽阔的草原牧场。然而,今天的牧民已很少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居住了。当地牧民大多住在花土沟镇金山路社区的牧民新村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枸杞 马铃薯 项目建设 青稞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