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植户找不到好品种,好品种又找不到好市场,这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痛点。中国鲜食玉米流通行业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为全国鲜食玉米产销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产销对接和流通运输的问题,随着流通体系的日渐完善,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5年,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2018年已经达到2500多万亩,翻了一倍还多。”杨宝剑说,“以前,产业各环节之间没有打通,体系还不够成熟,很多地方的玉米滞销,买不上好价钱。现在,随着产业链发展越来越完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反而供不应求了。”
随着都市消费需求的升级,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民也成为了受益者。据杨宝剑介绍,在武清区,种普通玉米每亩只能卖一千多元,今年的鲜食玉米每亩收益3000元。去年的地头价一穗才六七毛钱,今年就涨到了一块五。
优质原材料的短缺造成加工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只能靠提高终端产品价格来维持盈利。杨宝剑认为,要想破解加工企业因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境况,只能向圈外要效益,增加种植面积,做大产业“蛋糕”,才能保持整个产业链条中每个环节的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大会为商户及采购商提供贯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精准化服务,过去只是种植户和加工商前来参会,今年,一些为种植服务的投入品企业、为加工商服务的制冷设备企业也纷纷慕名而来。
天津市大环生物肥料有限公司黄俊董事长带来了被称为“天然有机肥之王”的蚯蚓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果品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蚯蚓肥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有机肥,非常适宜绿色有机鲜食玉米的生产。”黄俊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种植户使用天然有机肥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鲜食玉米。
要想长时间贮藏或周年供应市场,鲜食产品的保鲜和加工设备尤为重要。天津亚通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靳世霞告诉记者,公司在克东县、克山县、绥化市等东北地区拥有多条国内大型速冻玉米粒生产线,每小时生产能力达到了四吨,希望在此次大会上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助力产业发展。
跨界融合成趋势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近几年的鲜食玉米行业有个普遍现象,就是每个产业链都在跨界融合,种子经销商往往在种植方面向管理服务上延伸。天津君盛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宝军在武清区销售种子时,同时也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服务指导,他推荐先种植“京科甜608”“京科糯336”“白糯京糯2019”等早熟品种,再抢茬种植夏季品种,根据早春抢早、夏季追求产量的种植经验,帮助农户实现了产值效益的最大化。武清区高村镇的种植大户白勇宇按照这个做法,今年种植鲜食玉米早春一季亩均毛利达到3600多元,夏季一茬每公斤还能卖三四毛钱。
在大会品种种植展示区,黑珍珠“荆甜糯6号”、彩色的“荆彩甜糯11号”等,都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在国内最早从事彩粒玉米育种的湖北荆州恒丰种业发展中心总经理王同英,去年又率先做起了全产业链。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搞育种,2008年开始做流通,从去年开始又在荆州市搞起了加工厂,一小时加工五千穗。她拿出加工后的成品向大家展示起来,隔着真空包装袋,玉米粒看上去如宝石一般晶莹剔透,红的像玛瑙,黑的像黑珍珠,打开包装就可以直接食用。据王同英介绍,现在玉米加工普遍同质化严重,公司培育自己的特色品种,通过“育加销”一体化,保障新鲜美味的口感。她告诉记者,根据市场需求,公司研发的品种含有各种有益元素,如含叶酸、花青素、木糖醇和多种维生素等,虽然甜度高,但糖尿病病人也可以放心吃。凭借优质的品种、及时的运输和优质加工,王同英公司生产的真空包装玉米棒在一线城市的高端超市一穗卖到了18元。
近年来,鲜食玉米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由于国内外鲜食玉米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琳琅满目的水果玉米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表示,大宗园艺产品要始终为大众服务,只有生产百姓能消费得起的产品,产业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对此,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会长贾俊高度认同。他指出,近年来鲜食玉米总消费量快速增长,好品种供不应求,难免产生价格飞涨的现象。要想让优质的鲜食玉米进入千家万户,大众商品的定价也要符合大众的接受程度。随着产业逐步成熟,一穗优质的鲜食玉米价位在三块至五块之间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定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23/20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