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千年绸都”再现活力


  四川省南充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南充素有“千年绸都”之称。上世纪90年代起南充的蚕桑丝绸产业遭遇了严重的冲击,近年来,蚕桑丝绸产业大有重振之势,仅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全区规模化桑园面积已经恢复到近2万亩,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建立,并逐渐带动整个产业蓬勃发展。

  嘉陵区着力在蚕丝被以及蚕桑综合开发上谋求新的突破,其诸多产品已经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据统计,全区蚕桑丝绸类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20家,栽桑养蚕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近18%,蚕桑丝绸加工企业所创造的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4%。

  

  龙头带动,桑树再成“摇钱树”

  双桂镇广孝寺、三龙场、檬子垭3个村,2015年起陆续将8000亩土地流转给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如今,4000亩桑园已经投产,余下的土地今年内将栽植完毕。

  “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和国家相关补贴资金,还可以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分红,最重要的是可以入园务工挣工资。”双桂镇副镇长任春说,蚕桑本来就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务工需求量大,3个村在家劳动力的务工需求基本都可得到满足。

  所产桑叶,除少量用于养蚕外,大部分提供给公司生产桑茶,故而一年采摘时间很长。“从每年2月至7月,集中采6个月,8月份修一次枝,9月到11月又集中采3个月,12月到1月便是冬管季节。”基地负责人刘辉说,遇上大忙时节,本地劳动力根本不够。

  广孝寺村村民张恒仁,以前靠自己劳动生产的口粮生活,现在将土地流转出去,土地流转费和国家补贴的钱买粮食完全够了,在基地打工一年还能挣上1万多元,心里开心得很。“从3个村综合看,该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人均增收在6000元以上。”任春说。

  在新庙乡麻感坝村、合兴嘴村、新庙村、粉笔山村,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在这里建立起4000亩桑园基地,其中2000亩为优质蚕桑示范园、2000亩为果桑养蚕综合示范园。

  公司在基地建成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蚕房和小蚕共育室,栽植桑苗150万株,现已成林,并由此带动形成全乡万亩蚕桑基地。2019年,该基地开始发展规模化养殖。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公司修建蚕房、共育室,与农民签订合同,对农民免费进行培训,免费提供小蚕共育到三眠,发给蚕农喂养,并对整个养蚕过程进行技术指导。最后,公司以政府指导价现金收购蚕农手中的蚕茧。”任春说。

  南充气候温和,一年可以养蚕5-6季,按照万亩蚕桑规模计算,可实现年养蚕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加上桑果以及其他套种经济作物,收入将会突破亿元。

  自基地建设以来,新庙乡先后有220余户村民通过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近350万元,户均达1.6万元。2018年,新庙乡有21户贫困人口通过养蚕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

  

  创新突围,触摸“一带一路”

  今年6月,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君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研究员、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张高陵,金砖国际和平村合作建设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于海滨等组成考察组飞抵开罗,与埃及丝绸企业对接,并考察其生产及市场情况。

  今年2月,经中国丝绸协会搭线,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员单位、金砖国际和平村合作建设工作委员会首批创始会员企业。“我们将为推动发展与‘一带一路’和金砖各国友好关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何国君说。

  随即,4月,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参加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埃及前总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伊萨姆·沙拉夫博士为“银海丝绸”写下“银海丝绸走向‘一带一路’”几个字。

  “银海丝绸”成立于2006年,短短10年为何能在国际舞台频频亮相?“那是因为我们在国内蚕丝被行业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还直接参与了国家蚕丝被标准的起草。”公司办公室主任彭伟说,公司蚕丝被产量省内第一,一直是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蚕丝被研发基地。

  据彭伟介绍,今年公司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蚕丝被研发基地称号,而且与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共同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有:彩色茧-黄金茧的开发,平板丝的开发研究,蚕丝绵高效脱胶精炼关键技术研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土地 桑叶 脱胶
上一篇 : 开始群众投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