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作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四优四化”,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上蔡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四优四化”为突破口,在调优种植业结构上下功夫,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连片种植优质专用小麦1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财政补贴100元;连片新建日光温室5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菅主体,按日光温室建设面积每亩补助30000元……上蔡出台了相关的奖补政策进行扶持和奖励,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上蔡县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从项目支持、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用地保障等方面,引导、激励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带贫。
有效的政策杠杆激励,为上蔡县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全县小麦种植总面积144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72万亩。今年以来,全县种植蔬菜10.98万亩、花生47.15万亩、特色林果3.1万亩。
目前,上蔡县已形成以邵店、五龙、杨屯、无量寺等乡镇(街道)为主的马铃薯种植,以大路李、杨集等乡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东洪、华陂、小岳寺等乡镇为主的芦笋种植,以齐海、朱里等乡镇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的特色产业格局。
做强产业助脱贫
时下,走进东洪镇翟庄村田间,环村种植的1米多高的芦笋秧格外引人注目。在上蔡,以东洪镇为核心种植区,全县共有9个乡镇种植了3000多亩芦笋,直接带动890户贫困户参与芦笋种植致富。而这一项目的推广者却是东洪镇一名23岁的青年王俊强。
2017年之前,王俊强和他的父亲一起,在山西、北京等地从事建筑装修行业。当他得知家乡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视,并了解了种植芦笋的市场潜力后,2017年,他返乡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芦笋的种植与深加工。
“芦笋是多年生蔬菜,营养丰富,而且产量高,管理方便,市场潜力大。”看到如此好的项目,小岳寺乡朱寨村残疾贫困户王宝宝不禁动了心。在王俊强的资金、技术帮扶下,王宝宝通过流转村里的土地,连片种植了140亩芦笋。“种芦笋,不仅能让俺拔掉穷根,还能帮俺实现当老板、发大财的梦想。以后,俺也要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奔富路。”性格坚强乐观的王宝宝说。
“产业跟着市场走,富人跟着产业走,穷人跟着富人走。”上蔡县把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作为产业扶贫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把发展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持续增强了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
据介绍,上蔡县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增收脱贫,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由县财政给予扶贫资金补贴。2018年以来,全县共计奖补实施结构调整的贫困户14264户,补贴种植面积42884.5亩,总补贴金额1476.18万元。同时,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全县共建成农业种植业扶贫基地250个,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2563户,带动贫困人口3290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贫作用,上蔡县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全县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县财政投入集体经济资金990万元,在状元红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高标准温棚33座,温棚固定资产归贫困村集体所有。温棚由示范园统一规划管理优先返租给贫困户,种植的蔬菜、瓜果由示范园统一对外联系销售,真正实现了示范园、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多方共赢。”上蔡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15/20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