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思想的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务必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在推进乡村产业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产业,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要立足特色打造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在加工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发展,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接二连三”的联结点,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产业融合串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将产业基地与终端市场连起来,打造产销融合有机整体。二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要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可追溯的管理机制。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千方百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论述,必须结合实际,以实际工作入手推进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一是突出五个重点。即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加快农村厕所改造,对新建房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沿线及农家乐,鼓励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完成乡镇、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鼓励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排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使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改造提升农村住房。建立农房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分类动态管理,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别是畜禽粪污的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避免“千村一面”“一刀切”,坚持因村施策、精准施策,分层分类推进。要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基本消除白色垃圾、基本消除不规范的垃圾堆放点“两个基本消除”为阶段目标。三是建立“省级主导、县市主责、乡镇主事、村社主体、农民主角”的责任机制,形成统筹合力,上下共同努力。尤其要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多下功夫,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推进民事民议、民建、民管。要鼓励引导下乡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业主、环保公益组织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问题。

  

  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切实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助力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农田就是湿地公园、蔬菜就是绿地、果菜花就是花海、森林就是‘碳肺’”的新面貌。一是“绿山”。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并推广“水中养殖生态鱼、江岸种植经果林”模式,让荒山变绿山,成为城市的“碳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二是“治污”。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行耕地地力综合培肥,开展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加快推进施肥方式转变。三是“改土”。加强污染源头治理,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的防控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开展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四是“净水”。推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引导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支持发展休闲观光渔业,把水产养殖场建设成为美丽渔场、水上景观。五是“减载”。严格畜禽养殖适养、限养、禁养区域划分和管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运行机制。坚持种养结合,以就近就地还田还地为主,支持畜禽粪便有效储存、收运、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现代农业发展 人居环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