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乡村电商演绎不一样的文化故事


  本报记者程天赐

  他们是农民,做的却是跟文化沾边的产品:工艺品、木制杂件、草柳编、小家具、演出服、摄影服、节日用服饰、舞蹈鞋、摄影道具等;

  他们生活在偏僻乡村,却运用互联网,通过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平台把生意做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全县涌现淘宝村113个,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58亿元,成为山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

  这里,乡村网速比城市快,物流快递密集布点,青年找对象问的是“会不会电脑”,村民微信群分享创意设计,个人学习成长关心“时尚前沿”“用户体验”,文化娱乐来一场淘宝村时装秀……

  这里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近年来,曹县鼓励草根创业,通过民间能人引领,电商平台与服务型政府双向赋能,农民大规模地从事电商创业就业,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新鲜事不断冲击着人们传统的认知。

  曹县乡村电商发展模式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社会文化现象。

  草根创业

  曹县电子商务发展,源自农民的草根创业活力和创新精神,源自年轻人从外地带回的电商种子。

  2008年,在外打工的曹县安才楼镇安许楼村青年费敬回到村里。他在上海打工期间学会了淘宝。2009年,他开了全县第一家淘宝店,卖影楼服饰。

  2009年年末,曹县大集镇也有了第一家电商。丁楼村村民葛秀丽到部队探亲,遇到了丈夫战友的夫人,她正在网上卖女性用品。这位热心人对葛秀丽说:“我教你做电商吧。”就这样,葛秀丽将电商种子带回了村里。

  同村妇女周爱华与葛秀丽是好朋友,跟着也开了网店。2010年4月,买家要了36套影楼服饰,刨除成本她净赚了600多元。周爱华尝到第一单的甜头之后,便和丈夫任庆生在产品上动起脑筋。与影楼服饰相比,学生表演服饰的需求量更大,于是他们将主打产品定位在了儿童表演服饰上。网店生意越来越好,很多客户开始定制服装,于是,夫妇俩开办了自己的服饰加工厂,开启了“网店+服饰加工厂”的模式,年生产表演服饰30多万件(套),可带动网络店铺500多个。夫妇俩还在速卖通平台上做起了跨境电商。

  周爱华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为拥有数百万元固定资产的致富带头人。古道热肠的任庆生被群众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电商“种子”带动下,坚守了20多年传统服饰加工销售的丁楼村,迈入“网络销售”时代。附近村庄的村民也纷纷开网店,由此产生裂变效应。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和曹县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效地解决了“空心村”“人才外流”等问题。

  目前,仅大集镇注册公司数就超过1300家。而且,村民之间形成默契:每一家的市场定位、产品品类、服务内容都不尽相同。从舞蹈服、影楼摄影服、公主服、红军服、舞蹈鞋、国外万圣节装扮,到电脑提花、电商服务、个性化订制等,产品款式近6000个。大集镇被授予中国“淘宝镇”,大集镇的17个行政村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

  陌上花开

  在丁楼村采访,村民指着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说:“这家过去是贫困户,给家里带来巨大改变的是95后女儿李燕。”

  “有一次我和做电商的姑姑聊天,发现汉服市场存在很大的缺口。”正在设计新款汉服的李燕告诉记者,2015年,她参加镇里举办的美工和电商运营两项专业培训,又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和商标。“我先和有设计经验的表哥合作设计了第一款汉服,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受到汉服爱好者的推崇,这给了我很大动力。”平时和客户沟通时,她会刻意多和他们探讨一些中华文化、汉服版式风向等,通过大量积累,渐渐准确掌握了汉服文化的定位和走向。

  “去年的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达到了80万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李燕为自己新注册了汉服品牌“陌上花开”。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设计的汉服不仅走向全国,还能走出国门。

  从“指尖手艺”到“指尖经济”,曹城镇青年刘洪平从开淘宝店铺逐步走上阿里巴巴批发网和国际站。接触外贸的刘洪平看到条柳编产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他成立奇鲁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营草、柳、棕、藤、竹、木制工艺品的加工与销售。目前,他共有天猫店2家,京东店2家,企业店2家,C店3家,拼多多旗舰店2家,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其中条柳编产品达到50%以上。他帮助周边贫困户、留守妇女和老人共1000余人参与编制草柳编创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定位 积累 人参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