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村村换新颜家家有新貌


  本报记者郜晋亮

  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出发,沿着乡村公路驱车前行,目的地是风景如画的大庄村。盛夏时节,万木葱茏,就连山间的野花也耐不住寂寞,探出头来分享阳光雨露,一路上的风景格外吸引人。走进大庄村,休闲广场一旁的树丛间,几处别致的凉亭让整个村子添了几分画意。亭里,老人们正在享受悠闲的时光,笑声里藏着满满的幸福。

  年近古稀的杨生浒从小在村里长大。接通了照明电,用上了自来水,新铺了硬化路,改造了破旧房,早些年的变化他记得清清楚楚;建好了小广场,安装了垃圾箱,种上了花草树木……这几年的变化,他更是看在眼里。“现在,村里真是一天一个样,就像是住在大公园里。”杨生浒自豪地说。

  大庄村只是海东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样板的一个缩影。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明确责任与目标,动员群众参与,一幅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户清扫,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

  垃圾污水有去处

  “以前村里连个像样的垃圾桶都没有,每家每户的垃圾也都没有个准确的去处,这个沟里倒点,那条角落里堆点。实在堆不下了,村里就组织人统一清理,清理完,还得想办法去处理,总没有顺畅的时候。”说起前几年村里垃圾乱堆脏兮兮的样子,平安区东崖头村党支部书记祁永全有点儿难为情。

  现如今走进东崖头村,条条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红花相偎,就像是进了城里的小区一样。祁永全笑着说:“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户清扫,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一套完整的制度,再也不用为‘垃圾去哪里’这个老大难问题犯愁了,更关键的是村里老百姓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祁永全告诉记者,村里每条巷道口都安装了垃圾箱,固定的位置还有垃圾斗。每家每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己全部倒进垃圾斗。村里公共区域的卫生和垃圾箱则由村里的保洁员负责清扫和清理。垃圾斗满了只需要一个电话,乡上的清运车就会来拉走,送去区里的垃圾填埋场。

  早些年,在海东市的那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顺口溜已经慢慢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对美丽家园的啧啧称赞。

  与东崖头村相隔不远的条岭村,2014年从山里搬出来后,生活环境一夜间翻天覆地。村党支部书记赵海龙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就修建了排污管道并接入了城市管网,家家户户的废水都有了去处;2018年又接通了天然气,大家都说还是清洁能源好,再也不用闻烧柴的烟味了。

  平安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昱说:“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3年行动的同时,我们选择在一些基础条件好的村里逐步开展提档升级工程,除了进一步完善‘户清扫,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制度外,还实施‘接污送气’工程,让越来越多的村子污水接入城市管网,让老百姓用上清洁能源。现在,一些农村的生活环境真是比城市还要好。”

  拆违建、清粪堆、房前院内植树种花——

  村美家美人心畅

  走在海东市民和县三垣村,几户村民正忙碌着拆除家门前废弃的圈舍。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学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村里集中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清理了房前屋后的牛羊圈舍、柴草房和厕所等。现在村子里的巷道宽敞了,干净了,等过段时间花开了,老村子也会有新风貌。

  为了能让村子美起来,三垣村村“两委”班子可没少下工夫。不到半个月,村里已经拆除的圈舍、柴草房、厕所有50多处。村民马田青说:“村里还是脏乱差,把自己家里收拾得再干净,住着也不会舒心。现在,我家里拆了猪圈和厕所,大门外一下宽敞了不少,种上点花草,环境越来越好了。亲戚朋友来了,没有人不夸赞村里变化大的。”

  与马田青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家住海东市乐都区大庄村的杨生浒。他告诉记者,如果说以前是住得方便,那么现在是住得舒服。农村人也讲究,也爱干净。现在村里再没有建在户外的猪圈、羊圈,也没有到处乱堆的猪粪、羊粪。打碾场也变成了休闲广场,再不会看到一刮风就飞起的黄土和一下雨就满地的泥巴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处理 清理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