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消防、武警等3065人到达灾区开展搜救


  本报讯(记者张艳玲李传君)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截至6月18日15时30分,地震共造成长宁县、珙县、高县等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42832人,因灾死亡13人,紧急转移安置8447人。震中周边的长宁县双河镇、富兴乡、梅硐镇,珙县巡场镇、底洞镇、珙泉镇等10个乡镇受灾较重。6月18日一早,记者赶赴离本次震中位置最近的长宁县双河镇,探访当地受灾救援情况及受灾群众安置情况。

  在双河镇场镇外的街口,各类救援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有序通行。记者看到,离场镇还有100多米的道路两旁,已经搭建起了各类物资堆放点、志愿者服务点,联通、移动、电信的通讯服务车停在路边。

  镇民政办工作人员肖光海带领记者察看了灾情。首先来到葡萄村,掩映在竹林、树丛中的新居不少,很难看出受过地震的痕迹。“那些近一二十年建的房屋都完好无损,垮塌的都是一些破旧老房子。”肖光海说。

  来到八组,肖光海指着一堆废墟说:“这里算是全镇受灾最重的一处了。”记者凑近看,断墙残瓦、满目疮痍。不远处,有村民正在为昨晚遭遇不幸离世的3人办理后事。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李秀明、王德英夫妇和侄女李良焱在屋里,瞬间,房屋垮塌,3人被埋。

  从现场的景象来看,房屋年代应十分久远,村民说至少有五六十年历史,原为木架瓦房,后来砌了些砖以支撑,完全没法抵抗地震的拉扯力。等村里组织的民兵赶来,刨开瓦砾救出3人时,他们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

  “一、二、三,起!”随着队友的口号声,引领者户外救援队队长袁志成攒足了劲,将压在肩头上的木梁缓缓抬了起来,75岁的桂花村村民周传明赶紧将牛从垮塌的牛圈中牵了出来,被困了十几个小时的老黄牛总算解困。

  引领者户外救援队是4个年轻的退伍军人,最小的只有22岁。他们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从重庆出发,凌晨3点就赶到了双河镇,是第一支到达的外省救援队伍。袁志成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干了十几个小时,帮着解救被掩埋的群众,清理废墟。

  “虽然很累,但也有感到暖心的时候。”袁志成说,他们向镇上商户购买榔头、铁锹等工具,老板坚决不收钱。

  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已被当地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陆续转移到双河广场和双河中学两个临时安置点。在双河广场安置点,十几个电力系统工人正在紧张地铺设线路,他们的衣服几乎湿透了。“今天晚上天黑前就能通上电。”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长宁县,周边区县的国家电网公司也派出了工人加入安置点的线路铺设工作。

  下午5点,安置点的帐篷内,孩子沉沉睡去。家住高民街的王文芳一家也在中心广场集中安置点分到了一顶帐篷。“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王文芳说。

  晚上8点,刚把方便面泡上吃了几口的袁志成又接到指挥部安排的新任务——连夜给受灾村民送帐篷。

  宜宾市政府秘书长李延根在6月18日下午5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地震发生后,省市两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调集森林消防队伍、消防救援队伍、武警部队、矿山救护队、应急民兵、电力抢险等共计3065人陆续到达灾区,开展人员搜救和生命救援;市县两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近紧急调运了3批次救灾物资,包括帐篷、棉被、床、水和方便食物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桂花 竹林 葡萄 森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