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路从这里延伸


  管头村坐落在一块高山台地上,由火山黑石垒砌的明清风格老屋座座相连,形如“燕窝”,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乌石古村之一。村庄四周梯田层层,村旁峡谷云雾缭绕,山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管头村口,有一处面积不小的停车场,停满了旅游大巴。来此的游客多为上海市民,小村也由此得名“沪上人家”。

  “12年来,我们一边保护乌石老街,留住传统味道;一边在村外规划新区,完善住宿硬件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张财瑶告诉记者,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最大的制约则是古村落的“各种不便”。

  要不要拆旧屋、起高楼?

  不止磐安的管头村,也不止浙江一些类似乡村,这是一个困扰着全国不少农村的“老房子难题”。

  张财瑶还记得,村里人开办农家乐之初,浙江省委领导来村调研,在他用来开办农家乐的老房子里叮嘱他和磐安的干部们: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味地“贪大求洋”,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文化内涵,特别要保护好古村落,使之保持原汁原味。要从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入手,加快农家乐旅游开发。

  对!管头村最吸引城里人的就是老房子!保留原生态、保护老房子,让乡村的生态优势和生活方式留住城里人,让城里人为乡村带来经济发展活力,为农民带来增收致富路子,城乡互补、城乡互动、城乡互促,磐安就是要走这样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近15年来,磐安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9∶1,城镇化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

  自2006年开始,磐安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以“全域景区化、村庄景观化”为目标,积极创建3A级景区村5个、A级景区村68个,开发“浪漫花乡线、养生药乡线、休闲茶乡线、百里樱花线”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依托乡村生活方式的农家乐开始遍地开花。起初,各村由村干部带头干农家乐,为村民们探路。待客源多了,农家乐竞争相对激烈起来,村干部又主动退出。如今,磐安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客源不愁,村干部又开始探索“农家乐2.0版”。

  目前,管头村已发展农家乐120家,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开创了农家乐“四统一”(统一对外促销、统一接团分客、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结算账目)的管理模式。全县已发展农家乐695家,床位达1.5万张,从业人员1万多人,2017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2亿多元。

  游客多了,农家乐的接待能力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如何进一步挖掘乡村资源,将其转化成发展动能?磐安看中了全县3.5万户农户中的约1.5万套闲置农屋。

  城乡融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乡村独具且吸引城市居民的资源。“我把家里闲置的农屋简单布置一下,长租给上海、杭州的市民来休闲度假或养老,大家搭伙吃饭,热热闹闹的。”磐安县大盘镇小盘村村民王明有是“共享农屋·磐安山居”试点的收益者之一。他家的3层小楼,可提供6个民宿客房,日均房租收益约500元。

  如今,“共享农屋·磐安山居”已成为磐安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磐安县委、县政府也果断调整发展重心,将乡村休闲养生旅游业当作“一号产业”来抓。2107年,全县游客超千万人次,收入过百亿元。

  城乡融合,表象是缩小城乡差距,内在是兴旺乡村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磐安历来有“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江南药谷”之称,道地中药材是磐安的“金名片”。磐安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药材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从种药材、采药材、制药材、卖药材转型到开市场、办大会、打品牌、卖健康,建起了全产业链发展的中药材产业。

  “浙八味”特产市场应声而起,一大批知名药企落地生根。依特而立的“江南药镇”,成功跻身浙江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是全省唯一以中药材为经典产业的特色文化小镇。

  从山上一株寻常小草,渐变成富民一大支柱产业,再演化成一座知名江南药镇。药农们从“地里刨食”变为“地里掘金”,家家户户种药材、镇镇乡乡闻药香成了磐安一道风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走过千山万水之后,仍需跋山涉水的磐安,牢记嘱托,努力走上——

  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土地 新农村建设 转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