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湿垃圾”变酵素村庄“零污染”


邯郸峰峰矿区: “湿垃圾”变酵素村庄“零污染”

  本报讯果园里的落果、烂果和厨余垃圾这样的“湿垃圾”运往何地、如何处理?按照惯常的处理方法,一般是作为垃圾填埋处理,或者堆积沤肥,却影响环境卫生。如今,在邯郸峰峰矿区新坡镇野庄村和坤家庭农场实现了“湿垃圾不出农场”,在这里笔者亲眼看到果皮菜叶杂草及剩饭剩菜都变成了酵素有机肥,在“湿垃圾”滋养下生长出来的有机果蔬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2013年,峰峰矿区新坡镇西潘村村民李海鹏通过土地流转,承租了野庄村800余亩土地,并注册了和坤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红薯、小麦、玉米、蔬菜、杂粮等农作物。走进和坤家庭农场,就看到“农场主”李海鹏正在将收集来的果皮倒入一米多高的蓝色塑料桶中。“再过3个月,这些都是土地的宝贝”,李海鹏说,在他的农场,从不使用农药化肥,而是采用酵素进行培育。

  “所谓的‘湿垃圾’,也就是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垃圾和红糖、水等按照1∶3∶10密封于桶中,经过3个月左右的发酵制作成的酵素,可以作为有机肥有效改良土壤,也还可以定期喷涂在果蔬枝叶上,增加果蔬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强抵抗力,可以预防病虫害。”据介绍,和坤家庭农场每年制作大约40吨酵素有机肥,不仅能够消耗掉30吨“湿垃圾”,还能改良农场内的200亩土地,让农业生产更添了一抹“绿色”。

  “你家的红薯还有吗?我想订购一些!”李海鹏的手机响个不停。2018年,他的200亩试验田种出了20万斤红薯,1.1万棵定制白菜,还有茄子、菠菜。由于农场的农作物都是有机种植,红薯卖到了6元一斤、白菜7元一棵、玉米面10元一斤,尽管售价远高于市场同类农产品的价格,但在各大城市的超市仍然供不应求,2018年农场收入超过百万应该没有问题。李海鹏说,“湿垃圾”的运用不仅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未来,随着土壤的持续改善,真正的“绿色有机果蔬”将成为抢占高端市场的金字招牌。

  良好的市场反响使得李海鹏更加有信心扩大“湿垃圾”的收集范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剩余600亩土地也全部用上酵素有机肥。此外,和坤家庭农场也将继续建设完善酵素加工点,将更多“湿垃圾”被规范化地转变成不同功效的环保酵素产品,让“湿垃圾”把农业生产变“绿”,并随着环保酵素使用的推广,李海鹏有个目标——让野庄村逐步成为“零污染村庄”。张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红薯 农业生产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