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生献给中国豆


  正是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得以“中黄13”为代表的国产大豆品种和中国大豆产业一样,不仅没有倒下去,而且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食用大豆绝大多数由国产大豆提供,高蛋白大豆育种是我国大豆育种的优势和主要特色。我国已经育成一批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个别品种蛋白含量甚至超过50%。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黄淮南部地区的大豆种植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有所扩大。

  韩天富说,“可以说,王院长是非常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的科研工作者,他不仅服务当下,也在为未来育种。”以王连铮为代表的团队,针对中国大豆主产区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品种、技术研究,为中国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未来大豆产业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储备。

  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病榻上,王连铮仍然关注、关心着挚爱着一生的大豆产业。2018年9月21日,在“中黄13”第一亿亩收获仪式举行的当天,韩天富还接到了王连铮从病房里打来的电话,询问今年大豆的生产情况。

  一生伴“豆”,一生奋“豆”,这就是王连铮,流淌在血液里的是他对土地的深情、对农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正如王连铮在自传中所写:“科研是我的事业之根,无论从事什么领导工作,我从不停止自己在农业科研道路上探索的步伐。我喜爱大自然,也喜欢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无数次走进田间地头,晚秋摇铃的豆荚吸引人更深入地钻研进去,因为很多大自然的问题并未完全破解。老百姓对科技的渴求我感同身受。试验、示范、推广,当如若胎儿的科研成果终于转化成农民田里增多的收成,兜里增加的收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王连铮,我国著名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因病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王连铮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1960年在黑龙江农科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还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共获科技奖项18项,其中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2010年获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包括国审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2.1亿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品种 农学 野生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