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甜柿村里话扶贫


甜柿村里话扶贫    农村新报讯 记者胡胜芳 吕博林 通讯员刘世民

    11月9日上午,罗田三里畈镇錾字石村村口,一棵390年树龄的古甜柿下,熊福华的老伴正缓缓接过熊福华从树上吊下来的一框甜柿。见我们上前,老人热情地抓起几个柿子往我们手上塞,“尝尝,挺甜的。”
    不一会,68岁的熊福华从长梯上爬下来,指着板车上的两框甜柿说:“这可是世界上唯一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天然的,你们放心吃好了。”
    錾字石村是有名的甜柿村,熊福华家6口人,前些年所有的收入就靠家里的7棵甜柿树,是个贫困户。“以前是靠天吃饭,每年能产6000斤,走街串巷跑断腿,能卖出3000元就不错了。”熊福华的老伴喜滋滋地对我们说,“现在不用愁了,我们采下来的甜柿,采多少卖多少,电商包销,不论品质、不管个大个小,一律按1元钱1斤的价格收购。”
    “卖甜柿的这点钱也不够你们一家6口生活啊?”见记者疑惑,熊福华笑着说,“那是当然不够,从去年开始,我们家养了50多只山羊,还养了好几头猪,今年的收入已经起来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把我们家作为精准扶贫对象,前来帮扶我们的干部对我们家的事可上心了。”
    我们随着熊福华来到村里的甜柿收购点:妇联主任雷爱英家门口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雷爱英门右边的马路上正排着长队,村民们的一担担甜柿正在陆续过砰,已经验货捡装好的甜柿一箱箱整齐地码在电商开过来的货车上。
    驻村第一书记郭兰桥正在现场维持次序,“不要急,一个一个来……”
    卖完甜柿的村民熊建波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惬意地喝了一口。他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明年年底,我们家应该就可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这都是多亏了扶贫工作队。”熊建波指着正在忙碌的郭兰桥说,“前些年村里也说要帮我们脱贫,但都是‘说说了了’,现在不一样,干部们都是真心实意地帮我们。”
    熊建波家的甜柿树今年估计会有1.5万元的收入。他告诉我们,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他家正在种天麻。熊建波说,精准扶贫扶到位,錾字石村人的日子肯定会好起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柿树 化肥 品种 树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