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指南 农村新报讯 图为:渔民购买鱼苗开展生产自救
图为:抢修水毁拦鱼设施
图为:修复损毁塘堤
图为:小龙虾补种
为科学指导渔业抗灾复产工作,本报刊发由湖北省水产局组织专家编写的《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指南》,重点从水毁工程及设施修复、灾后补种、鱼病防控、水质调控等方面作出技术指导,希望对渔民朋友恢复渔业生产有所帮助。
一、及时检修设施,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水位回落后,要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修和加固塘口堤坝、养殖池埂、进排水渠、围网等设施,防止渗漏和垮塌。一时无法整修的,要努力防止养殖品种进一步逃逸,可采用2—3层拦网对溃口进行临时拦挡,待洪水退却后再进一步修复。对养殖设施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要及时捕捞、减少损失。
二、加强水源管理,及时调节养殖水质
洪水中裹挟大量泥沙、有机质和其他杂物,对养殖水体影响较大。要尽快组织灾后清淤、水体消毒,及时排除水体污染。注意检查水源和进排水口,及时清除养殖场漂浮垃圾和杂草,保障水源质量,保持进排水通畅。洪水过后要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泼洒、碘制剂调节等物理、化学方法,或采用过滤、植物净水、增施水质改良剂等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同时,要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尤其是下阵雨、无风、光照不足时要及时开启,防止缺氧造成二次损失。
(一)调节养殖水质1、pH调控方法
1)pH过低
①、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水体呈酸性的鱼池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20公斤。
②、施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生物肥。
2)pH过高
①、加注新水,以降低水体的pH值。
②、使用水改剂,如稳定性二氧化氯等。2、溶氧的调控方法
1)、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
2)、采用水质改良剂,增加水体溶氧。
3)、合理使用增氧机。
4)、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耗氧量。
5)、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溶氧水平。
3、氨氮的控制方法
1)、合理使用增氧机。
2)、排出底层水,注入新水。
3)、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增氧剂。
4)、种植水生植物吸附分子氨等有毒物质。
4、亚硝酸态氮控制方法
1)、勤开增氧机增氧。
2)、合理的放养和投饲。
3)、适当换水。
4)、使用水改剂。
5、灾后易出现两种水色的调控方法
1)、调节池塘红水。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天气突变时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2)、调节池塘黑水。当池水呈黑色,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1天~第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次。
三、做好存量调查,适时补放水产苗种
(一)摸清存量。及时开展灾后渔业摸底调査工作,科学评估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饲养工作。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根据洪灾前后水产动物对草料、配合饲料摄食量进行对比测算,也可按草食性鱼类日食草料占体重20%—30%、吃食性鱼类日食配合饲料占体重3%—5%进行粗略估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7-28/19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