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际上我国还有个——图文:“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    农村新报讯 近些年,再生稻又卷土重来,攻城掠寨,持续升温。提起再生稻,没人不知谢华安。谢华安是中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5个超级稻品种已推广8000多万亩,研制的再生稻品种与栽培技术7次刷新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

    饱尝饥饿,他选择做育种人

    1941年,谢华安生于闽西龙岩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祖辈辈皆以农耕为生。
    孩提时代,给了谢华安一个永远无法驱散的黑色记忆。最让谢华安刻骨铭心的是,疼爱他的外婆在临终前,连吃一口稀饭这个小小的要求也是最后的愿望,都没能得到满足。
    谢华安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建龙岩农校。此后岁月,他一直为这个朴素的理想而求索、奋斗。
    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良种的选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展开。毕业后刚到永安农业学校任教的谢华安,也对杂交水稻的育种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永安农校的工作条件甚为简陋,连必备设施都没有,谢华安就到数十公里外的三明地区农业局借来仪器做科研。1972年9月,谢华安奉调三明地区农科所工作,由此正式开始了痴心不改的育种生涯。
    水稻育种受季节制约很大。为缩短试验周期,全国农业育种专家都选择在热带气候的海南岛做试验。谢华安被选派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赴海南。
    初踏育种门槛,谢华安特别勤奋。海南聚集了全国各地数十家育种单位,但相距甚远,有的竟达几十公里之遥。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谢华安就靠双脚在这些育种基地来回奔波,拜师取经。
    来自江西的水稻育种专家邬孝忠,非常欣赏这位后辈的钻研精神,毫不吝啬地从自己的育种田里拔下一些稻苗给他进行育种试验。谢华安回福建前夕,他又取出自己选育多年的15粒母本不育系种子相赠。这让一无所有的谢华安欣喜若狂。他把其中的8粒种子分给福建同行,将剩下的7粒播在花盆里,一粒一盆,放在铁丝网内,细心呵护。就是这7粒种子,让他发现了杂交水稻良种组合的途径,为日后培育一系列良种打下了基础。
    品种选育初期,谢华安用数百种不同材料反复进行组合试验和筛选,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提高,在坚持不懈中,孜孜探索积累。1975年,他和同事们培育出“矮优2号”杂交组合,试种时呈现丰产优质的良种趋势,不料未及大面积生产推广,一场毁灭性的病害——稻瘟病扑面而来,枯黄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溃烂于田中,惨不忍睹。妻子、孩子生病都没流泪的谢华安,看到自己和同事们几年的心血被这可恶的病魔无情吞噬,忍不住泪流满面。
    现实给谢华安上了生动一课。他的育种生涯由此刷新:育种目标除了丰产性、适应性、米质好等优良经济性状外,还要具备抗病、抗虫、抗自然灾害等强抗逆性。

    十年心血,成就“中国杂交水稻之母”

    1980年冬,经过无数次的杂交试验,谢华安从数以百计的优良株系中,选定了一个具有抗稻瘟、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恢复系优良品系--“明恢63”。“明恢63”的育成,改变了杂交水稻历史,成为20世纪后期经久不衰的强恢复系品系,改变了中国早期杂交稻单一引用国外品种作父本的局面,同时对杂交稻更新换代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明恢63”配成的各种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是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
    父本“明恢63”一问世,谢华安又亲自做媒,为其选择配对的母本,也就是不育系。1981年,他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成功育成了杂交水稻堪称一代天骄的良种——“汕优63”。
    此前培育的杂交稻一旦遇稻瘟病,往往颗粒无收,“汕优63”却可以抵抗严重的稻瘟病,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产品质量好,适应力强,大面积亩产第一个突破600公斤……集诸多优点于一身,“汕优63”很快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
    “汕优63”迅速风靡神州大地,1986年首登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排行榜首。袁隆平见到谢华安,第一句话就说:“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稻瘟病 种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