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指出,要全力推进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争在全国率先趟开一条新路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经验。并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挖“穷根”挪“穷窝” 农村新报讯 记者方桐 通讯员鄢兆平
精准扶贫,一号工程。如何攻坚克难,决战决胜?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当下的荆楚田野,扶贫攻坚战激战正酣。在困难、信心;喜悦、痛楚此起彼伏的关键节点,怎能少了我们的正能量、好声音。
今日起,本报联合省扶贫办正式推出《荆楚扶贫》版。我们将深入热火朝天的扶贫现场,挖掘可歌可泣的优秀典型,总结可学可鉴的宝贵经验,帮助监督弄虚作假的不耻行为,为扶贫战役壮志、启智。在此,也诚恳邀请在火热扶贫一线战斗的党员干部群众们,及时给编辑部传经送宝,共同办好《荆楚扶贫》版,奏响扶贫“大合唱”。
易地扶贫搬迁旨在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在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政策性最强,标准最高,情况也最复杂。搬迁对象识别难、人均25平米居住难、扶贫产业配套难等难题,让不少地方头疼犯难。
军令重如山,如何破解难题,“首战必捷”?18日至19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战线上的300多位代表走进蕲春找答案,学经验。
谁搬谁不搬?
易地扶贫搬迁难,首难当属搬迁对象识别难。中央与省委要求,应该搬迁的一户不漏,不该搬迁的一户不进。谁该搬?谁不该搬?眼见都未必为实。
为了识别精准,蕲春县摸索出了“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镇审核、县审定”的精准识别法和“4个3”工作要求(三必到:国家干部、村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必须到户调查;三必见:见房、见人、见地;三必签:国家干部、村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必须在调查表上签字;三公开:政策公开、评议公开、对象公开)。
“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帮忙挤水分,往往能事半功倍,让群众信服。”蕲春县委书记赵少莲举例说,蕲州镇金鸡村上报初选的易地搬迁对象有19户,村里议论纷纷,经审核,最终确定只有1户符合搬迁条件,村民再无争议。
通过精准识别,该县易地搬迁贫困户由初选的5428户减少到4515户。记者翻开青石镇花桥村吴月明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档案看到,家庭人数及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搬迁前后房屋照片等资料一应俱全,有图有真相,让人信服。
针对一些贫困户故土难离不舍搬、面积受限不想搬、建新拆旧不肯搬、生活担忧不愿搬等情况,该县召开群众代表大会1200多次、入户宣传15万人次,帮搬迁户算 “政策账”、“经济账”、“健康账”、“儿女账”,打开心结。青石镇花桥村76岁的梅书松与13岁的孙子相依为命,担心搬迁后生活无着落不愿搬,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带他到安置点参观,老人的心结终于解开,“我不为自己,也要为孙子将来着想,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5平米怎么住?
“在农村,人均住房上百平米都不足为奇,如今搬迁安置房人均建设面积不能超过25平米,这该怎么建?搬迁户怎么住?”不少代表带着这些担忧,在参观点里找答案。
在漕河镇刘榜、青石镇花桥两个在建安置点,55栋安置房已经一层平砖,正在浇灌橡胶面,更多的还在加紧建设。这些安置房中,有五保户6人合住型,更多的是25、50、75、100平米平层户型和125平米的两层户型,两户相连,造型别致,像是一栋栋双拼小别墅。
在漕河镇刘榜安置点,记者走进了一处五保户6人合住型安置房,进门是一间客厅,左右两边各有三间卧室,厨房、储物间紧临客厅两侧,两间公用厕所分处中间走廊左右两端。该房总建筑面积150平米,每间住房11.88平米,户型虽然小,但采用通透窗户设计,房间紧凑、明亮、实用。
“6人合住型是专为五保户设计的,按照一层设计,注重温馨、实用。其他户型则按照两层基础设计,为贫困户脱贫后加层预留了发展空间。”漕河镇党委书记郑维全说,这些安置房将实行 “交钥匙”工程,确保贫困户“拎包入住”,贫困户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0.25万元、户平不突破1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5-21/19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