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浙江第一村掌门人邵钦祥


图文:浙江第一村掌门人邵钦祥    农村新报讯 邵钦祥,浙江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的掌门人。
    呕心沥血30年,他把一个不长茅草的小山头、缺水少地的穷山村变成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美丽富饶之村,成为浙江第一村;他历时8年,在杭州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基地,打破了德国巴斯夫等老牌跨国公司在这一高科技生物领域的垄断;他带领村民制造了 “家产1000万元是刚起步,5000万元以上才算富,1亿元以上才是富裕户”的传奇。
    每天早上6点,邵钦祥都会早早起床,洗漱吃饭后,开着车围着花园村5平方公里的地域转悠,看看哪里的路需要修,哪里的环境需要整改……了解完后,他才会走进花园大厦办公。
    30年来,在邵钦祥的努力下,花园村这个原本吃水都要到邻村挑,30岁大男人找不到老婆的穷村转身一变成为浙江第一村,2011年更是成为金华地区首个,省内第二个纳税亿元村。
    如今的花园人,老有所依,幼有所爱,4300多村民住在统一规划设计的新房子里,25000多名外来务工者也是衣食住行全然无忧。

    一场断电带来的“革命”

    花园村,距离东阳市18公里,600多年前,被当地富绅赠送给逃难的邵氏家族。那时的花园村就是一个不长茅草的小山头,缺水少地,“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的民谣更是道出花园人的辛酸。
    1978年,邵钦祥结婚,因为花园村使用的是单相电,用电不正常,邵家向相邻的马府村借来了“电”。可当晚,就在大家举杯畅饮时,马府村两名村民对借“电”之事不满,就切断了电源,并扬言:穷村摆什么阔气?
    这件事让邵钦祥更加坚定了兴工富民的决心。
    1981年,邵钦祥筹集1500元办起了蜡烛作坊。当年10月,邵钦祥又筹集9000元资金办起了花园服装厂。
    “第二年我们就陷入了泥潭,工厂一直在亏损,很多人劝我不要办下去了,但我坚持了下来。”1982年下半年,面对产品难销售的困境,邵钦祥和服装厂股东当起了业务员,全国各地寻找买家。“1983年的时候我们就扭亏为盈了,当年还赚了几万块钱,那个时候的几万可不是小数目。”
    从那个时候起,花园村的工业开始走入正轨。

    农民搞起了高科技

    从1981年办服装厂到1993年成立集团,虽然花园村的工业一直顺风顺水,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产值一直维持在2亿到3亿元。
    “必须走高科技路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1993年,多次出国考察后,邵钦祥得出了这个结论,然而选择什么样的高科技项目却成了难题。
    1996年6月,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的撮合下,花园村和中科院维生素D3项目结缘,双方签订了共用开发协议。当时D3生产技术被国际三大公司垄断,国内一直没有开发成功。
    “当时很多人都说我,你一个农民什么都不懂,搞什么高科技,人家国有企业都不去弄,你逞什么强?”随着研究经费从480万到800万,再从1350万到3000万,D3研发如同掉入 “无底洞”一样让邵钦祥都有点招架不住,但坚信走高科技路线的他没有退缩,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科院终于研究出一条具有自主产权D3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2000年5月花园集团斥资2000万一次性买断了D3生产技术。
    现在花园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D3生产企业,花园村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工业产值去年裂变到91.98亿元。

    并村,走共同富裕之路

    2008年,根据东阳市统一规划,花园村和周边的南山、西田等9个村联合组建了一个大花园村,邵钦祥成为大花园村的党委书记。
    并村后,各村劳动力优先到花园集团就业,优惠待遇和老花园村一样。新花园人心里有数,谁都知道老邵能干、没私心,将来另9个村的农民也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听他的,没错的。
    然而老花园村不是人人都想得通:人口从500不到增加到了4300多,各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是困难村,光人均收入就从2万多元掉到了5000多元――最让人担心的是,福利一样了,老村负担得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生产基地 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