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三个农村电商老板的困惑


三个农村电商老板的困惑    农村新报讯 记者罗序文 通讯员郑云 陈文钦 黄毅

    石首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首批46家淘宝村级服务站1月6日投入运营,至今已营业月余。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大踏步进村,期待畅通城乡物流。现实的情形是,工业品下乡一路畅通,农产品进城却踉踉跄跄。
    农村淘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城乡差别,也照出了工农差距。
桃花山淘宝合伙人刘进:
运输保鲜难题如何解?
    今年春节,桃花山镇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刘进一直在揣摩如何外销黄鳝。山里黄鳝几十上百元一斤,下单顾客多,如何运输是个难题——黄鳝必须有水,但又不能太多。
    不仅黄鳝,许多土特产都需要保鲜,都面临运输难题。刘进囤积了几十吨甘蔗,自己既没仓库又没冷库,只好付保管费,委托农民深埋地里。春天来了,气温逐渐上升,甘蔗会发酵发芽,若不尽快处理,就是一大笔损失。
    菜鸟物流是石首农村淘宝货物指定运输企业,负责人唐超说他们运输的下行件多,上行件少——下乡的工业品多,进城的农产品少。“主要是农产品太重,工人不愿意搬,我们也不可能支付过高的劳务费。运输成本高了,我们也赚不到钱。”
    刘进专门卖农特产品,打包全部根据顾客要求进行,几斤一袋、几百斤一袋的都有。大物流公司不愿承运,只有本土一家小型物流企业愿意与他合作。
    农产品进城为何举步维艰?石首市商务局局长李林龙认为,表象是渠道不畅,实际是农业工业化程度低。在他看来,农村电商会加速农特产品规模经营,从散户到企业,从散货到品规,农特产品商品化,是不能绕过的进城道路。
南口镇淘宝合伙人刘兵兵:
“土货”如何保证正宗?
    农产品进城,首先要保证的是“土味正宗”。
    南口镇淘宝合伙人刘兵兵专门收购销售土特产。他在网上视频直播打糍粑,网友边看边下订单,一天卖掉8个糍粑。“一个糍粑要四五个人打一两个小时。”
    刘兵兵尝到“越土越好卖”的甜处,就把桃皮柑、楠竹笋照片放到网上,一个春节接单超千份,就连黑泥巴当花泥也卖了800多斤。
    石首电商协会会长肖君秀去年在网上卖甘蔗大赚。她说青皮甘蔗是江汉平原特产,与广西红皮甘蔗不同,就把青皮甘蔗照片放到网上,没想到很红火,一根进价2元,卖价15元。
    在网上卖土特产,刘兵兵最担心“差评”。一个“差评”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和致命打击,所以保证“土货”正宗非常重要。他一年卖土鸡蛋600多万元,销量越大,疑心越重:如何辨别真假土鸡蛋?
    肖君秀也犯愁。她今年想继续卖甘蔗,与农民签合同下订单,但如何鉴别甘蔗是否打了农药施了化肥?她没有办法。
    “土货”是个形象说法,其背后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土货不正宗,网络销售肯定会出问题。”肖君秀说,这是当前农产品进城面临的通病。
袁飞的困惑:
二十万元年薪招不到人
    电商在石首发展有多快?东升镇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是一个缩影。
    去年11月动建,今年1月6日投入营运,40多天就投入了1200多万元,展示厅、办公室、售后服务厅,村淘店等一应俱全,入驻企业16家,占地10亩的孵化园有模有样。
    孵化园负责人袁飞以前在深圳做金融,现在回乡创业,他认为“电商下乡势不可挡”,于是乎,一口气投了上千万元,问题来了——没人陪他玩!
    “找个美工都很难。”袁飞说,园区企业有上百种产品,需要拍照上网推销,现在连个摄像的都没有。他还想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种线上服务,可网站维护人员、网络营销人员也没招到。“服务不到位,企业就会抬脚走人。”袁飞非常担心。
    2月17日袁飞参加全市创客大会,挂出了“年薪20万元”的引才招牌。无功而返后,袁飞反思:能够拿下20万元年薪的人,早就去大城市了,拿不下的,也只能看着高薪望而却步。
    “人才缺乏”成为石首电商的共同感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黄鳝 青皮 发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