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强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强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新报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
    分析人士认为,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补齐短板必须依靠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结构性改革的体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意义重大。
    会议提出,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是我国农业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源泉。”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定制等经营服务,可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可更好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注意到会议提出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这也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强农惠农的重大举措。”李国祥说。
    会议提出,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要采取 “保底+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会议还提出,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等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更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组成结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秦富说。
    根据会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将得到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会议提出,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农产品加工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