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电商:下一片“蓝海”在农村


电商:下一片“蓝海”在农村    农村新报讯 今年“双11”网购市场火爆异常,不断刷新销售记录,而首次加入“双11”的“农村淘宝”也表现不俗:零点后仅8分钟,农村淘宝销售超过千万元。
    不止是电商平台在开拓农村市场,国家也频频为农村电商送上“红包”。继李克强总理今年首次将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作为单独议题,在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部署后,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电商是否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加速器”?农村电商是否将创造未来的“蓝海”?

    从“买不到”到“随心买”

    在无数个本该静谧的中国农村,某个凌晨,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门店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农村人忙着“买买买”,村头的大黄狗也来看热闹。这样的画面在两年前可能还无法想象,而就在这个月的11日,这一场景在全国数千个村庄上演。
    “‘双11’凌晨忙到三点关门,平时不到十点就睡下的乡亲们,10日晚跟过年 ‘守岁’一样,守在电脑边上和我一起等到12点‘开闸’抢购。”浙江桐庐县富春江镇金家村村民郑礼英11月来忙得不可开交,她的村淘服务站每晚“爆满”,不到20平方米的门店里外常常挤了上百人。
    “日用品是村民们买得最多的东西,今年‘双11’我这儿下单的洗衣粉、肥皂估计有一百多箱,趁便宜‘囤货’嘛!”这些电商“术语”,郑礼英用起来越来越顺口,业务量也从去年10月开业初的每月100多单,增加到现在的每天500单左右。
    如今村民们要买点价廉物美的新奇玩意、时髦东西都会想到她,金家村村民李家秀女儿结婚,嫁妆、婚纱、喜糖都是委托服务站上网买,“实惠又方便,快递直接送到村里,样式比县城里的还时髦新潮。”
    西部地区农民的热情并不低于东部省份,电商在培养农民新的网购消费习惯,激发消费需求,而“脑洞大开”的农民也在给电商创造惊喜。“我要买大卡车,两辆!”贵州铜仁市玉屏县田坪镇谜路村村民杨胜清提出这个想法时,乡亲们都吓了一跳,“在网上买个电瓶车、自行车还听说过,卡车?不可能吧!”不久后,杨胜清真的在一个电商批发采购平台,找到了他想要的自卸货车。
    由于渠道、信息相对闭塞,“喝着‘青鸟’啤酒,吃着‘康帅博’方便面,磕着‘怡怡’瓜子”曾经在农村并不是一个段子,而是一定程度上真实体现了农村市场充斥假货的状况。电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消费市场的公平,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村里的网购达人正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业内人士曾表示,农村电商达人对新产品的接受意愿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农村对电商接受意愿的强烈程度也高于城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组数据也体现出村里人“玩”网购的极大兴趣: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同期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3.2%,使用率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
    阿里研究院预计,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成为市场的新增长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发展农村电商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打工仔变“大掌柜”

    城市的工业品要“下乡”,农村土特产也希望能“进城”
    家乡的田野与辽阔的电商海洋不期而遇,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借着电商的翅膀返乡创业。陕西省武功县大庄镇圪崂村的袁小玉、李育超夫妻俩,就尝到了回乡创业做“掌柜”的甜头。
    2014年12月,夫妻俩放弃在南方一家家居公司的设计工作,回家做农产品电商卖陕西核桃,第一个月销量就达到了3000斤,“双11”当天销量2000斤。袁小玉说,没想到在外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家乡土特产和网络的结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
    农村电子商务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时髦”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农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数据 核桃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