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孝昌:农村学校留住了大学生教师


孝昌:农村学校留住了大学生教师    农村新报讯 孝昌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偏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国家级贫困县,从教师吃饭、住宿、洗澡等最基本的民生小事抓起,把稳定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升到政府民生工程的高度,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直视农村教师“吃、住、洗”问题

    大学毕业后,刘福军成为孝昌县周巷镇曹徐小学的一名教师。刚到学校时,住的是破旧的土房,当时他心就凉了,一度想放弃在农村学校教书。
    但在前年底,刘福军又看到了希望。借助孝昌县农村学校实施“三个一”工程东风,曹徐小学投资100万元,改造教师周转房12套,新建食堂和洗浴室,还安装了太阳能。
    “以前,我们都只能趴在办公桌上休息,现在到休息时间,我们都回宿舍睡觉。”刘福军说,现在的学校就像家里一样,很舒适很温暖,青年教师们更能安心任教。
    近年来,随着湖北省推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教师聘用管理机制的日渐完善,新机制教师、支教教师到农村任教的数量日益增多,仅近三年,孝昌共引进490名新机制教师,而且大多被分配到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
    如何把这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留在农村学校?2013年,孝昌提出实施偏远农村中小学教师“三个一”工程,专门立项建设一批过渡周转房、教师简易食堂和洗浴室,确保农村青年教师留得住人、安得下心、教得好书。
    随后,该县组建11个调查专班,拉网式排查全县农村教师食、住、洗方面的基本情况,对74所偏远农村中小学、教学点进行实地调查,选定27所中小学和教学点作为首批“三个一”工程建设学校,确定建设项目69个。

    全县联动,只为留住青年教师

    “大热天一天不洗澡,是不是浑身都难受?‘三个一’工程刻不容缓,能快一天教师就能早享受一天。”孝昌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对 “三个一”工程负主责,从项目选址、招投标,到资金筹措、检查验收,每个环节必须全程参与、全程负责。
    县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乡镇,每天沉到项目工地;县发改局提前项目审批;县财政局提前拨付启动资金;县规划局统一工程规划设计;县建设局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县农业局免费提供36台太阳能热水器……该县形成了推进“三个一”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而对于工程最难筹措的建设资金,全县采取“财政经费挤一点、项目资金争一点、主管部门筹一点、所在乡镇投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等“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县财政在保证全年预算总盘子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挤出资金350万元;县教育局争取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资金710万元;项目所在乡镇千方百计筹资160万元;县慈善总会从慈善捐款中调剂一部分资金……
    截至目前,孝昌共新建、改建教师周转宿舍218套,教师食堂10间,教师公共浴室36间,安装太阳能50多台,受惠教师185人,已建成的教师周转宿舍、教师浴室、教师食堂已全部投入使用,教师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初步解决了全县偏远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吃饭、住宿、洗澡”难题。

    在乡村学校找到家的温馨

    “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到这里教书,和两位同事挤一间学生宿舍。上厕所得走300米。结婚后,爱人调过来教书,加上女儿出生了,过得挺窘迫。”孝昌县厉店中学教师张彪坦承,曾经的住房条件让他很苦恼,有过要离开的冲动。
    今年6月,张彪和爱人搬进厉店中学教师保障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配齐了便池、浴霸,水、电、网也通了,45平方米的新家让小两口满意极了。
    如今,张彪再也不用担心一家人用水不方便,每晚打手电陪爱人去厕所,做饭满屋油烟等问题,“有了温馨的家,我就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好好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中小学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