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沃野好囤粮



    功夫不负有心人。11年的努力,让全市27乡镇办场、780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了全覆盖,98%的村推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建制面积达到343.8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8.42%。节本增效十分显著。节本增效由2005年的1433.9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1.3亿元。农户的施肥结构得到明显转变。,施肥习惯从2005年前的少量农家肥加一袋过磷酸钙、一袋碳铵进化为开始施用复混肥、专用肥和由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生产供应的测土配方专用肥料,目前已发展到配制施用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菊花、花菜、茶叶等多个专用肥料品种,部分乡镇村组已率先向施用区域性作物专用肥料转变。2014年配方肥应用6.78万吨,是2005年7350吨的9.2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大宗作物肥料养分施用指标体系和配方肥配方体系,能熟练运用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管理专家系统制定和发放施肥建议卡、进行数据更新和管理。供肥能力升级。供肥方式由门店为主转为门店、直供与配肥机配肥供应并举。市耕肥局组织配方肥定点企业直达种植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减少了中间环节,每亩至少可减少成本30元;智能供肥的一户一配、一块一配模式,更精准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这样的服务面积可达16万亩。
    秸秆还田 草“肥”竟陵满眼绿
    耕地在氮磷钾大量元素之外,更需要有机质,尤其是在天门这样一个复种指数很高的农业大市!采用科学的办法对耕地补充有机质,更显得迫在眉睫!
    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在此共进行了5年,主要在九真、皂市、石河、佛子山四个主产粮食镇实施,累计投入项目资金844万元,累计发放腐熟剂1367.35吨,实际实施面积64.04万亩,比计划面积多13.54万亩。项目区内,95%的水稻秸秆用于还田。根据田间试验、示范样板、效果监测和农户调查显示,减少钾肥用量15.5%,中稻每亩增产17.9—33.8公斤,亩节肥4.5—4.7公斤(按年度平均),亩平节本增效30元以上。全市5年共增产粮食7553.0吨,节肥2970吨;共为项目区农民节本增收2725.9万元,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项目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提高了0.05%,土壤结构略有好转,耕地地力有所提高;也促进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解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生态环境退化和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这项工作的成效也来之不易!首先是秸秆腐熟剂的招投标采购过程要十分透明,质量要接受省站统一监测。其次是技术指导工作特别具体,通过邀请省、市有关土肥专家讲授秸秆还田腐熟、绿肥种植、土壤改良培肥技术应用,组织项目区农技人员集中学习培训,在培训县乡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90人及项目区农民26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10200份后,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了展示秸秆还田腐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办了10万亩的秸秆还田腐熟提升有机质示范,市耕肥局主办的综合示范样板就达2万亩,并在所有示范区建立完备的农户秸秆还田、腐熟剂施用综合配套技术档案。在部分项目区设置5个对比试验,定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磷、速效钾、缓效钾、全钾、pH值、CEC值变化,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
    成果垂青敬业人。在天门市耕肥局这样一群“大地营养师”的精心呵护下,万顷沃野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2014年,天门市粮食总产73.42万吨,第6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张港花椰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庄品健集团的大米、天丰惠农农业有限公司的冬瓜获有机食品认证。章裕永茂粮食有限公司和金璨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米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省农产品安全管理办公室抽查天门农产品99个样品,合格率为97.98%!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耕地 水稻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