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野玫瑰”不再羞答答地开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终于开闸,而武汉先行先试走了五年——“野玫瑰”不再羞答答地开    农村新报讯 记者胡琼瑶

    农民土地经营权可以抵押啦!上月底,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打开政策绿灯。专家指出,政策的开闸,将激活沉睡的资源,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在我省,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依托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于2010年就开始试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全国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之一。土地经营权贷款如何操作?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从武汉市长达5年的探路轨迹中,或许能找到些许启示。
    234个“红本本”贷了18亿元
    6日,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提示今年的2000万元贷款已入账。更令张宏林激动的是,《土地经营权证》是这笔贷款唯一的抵押物。
    宏农公司是一家蛋鸡养殖企业,2012年公司扩大产能,旧场改新场,上世界一流设备,规划总投资1.3亿元。
    想贷款,却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武汉农商行黄陂支行获知这个情况后,提出了用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的大胆想法:2600亩流转的土地,13年的承包经营权,贷款4800万元。
    全新的探索、不小的金额,能否可行?武汉农商行高层现场调研后认为:可以一试。
    上报,审核,并在武汉农交所对土地进行了权威的认证、评估,农商行给宏农公司发放了抵押贷款。
    “没想到,这个红本本跟房产证一样这么有含金量。”张宏林说。
    记者看到,“红本本”《土地经营权证》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制,上面详细记录着:承包面积、流转年限、用途等信息,同时它也被赋予了抵押、担保等权能。
    解决了资金难题,企业发展如鱼得水,宏农公司一跃成为百万只蛋鸡规模的智能化养殖企业。
    幸运的不止张宏林,凭借“红本本”,武汉市有234家企业、合作社,先后从农商行获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总资金额达18亿元,涉及蔬菜、畜牧、水产、林地等领域。仅今年上半年,就发放此类贷款7亿多元。
    “三权分离”解难题
    “按照《物权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因为一旦出现风险,将直触农民底线。农民万一失地后,生活如何保障?而相应法律、政策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武汉农商行三农业务部负责人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之初,他们也曾困惑过。
    而武汉市政府成立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
    申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必须先到农交所鉴证、登记。农交所对土地流转进行交易鉴证,并颁证。贷款人还要在农交所办理土地经营权及土地附着物抵押登记。贷款金额不超过抵押品估价的50%。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农商行依托农交所平台,将该项目土地经营权挂牌再流转。
    这一制度设计,让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开。这种抵押不影响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权益,因为抵押的只是可流转的土地经营权。
    先行一步的 “武汉模式”在全省逐步推行,一些市县成立了农交所,试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3年,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提出“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创新式地将三权分离,为推进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制保障。
    政策“闸门”放开后,农民是不是都可凭土地经营权证贷到款?
    对此,武汉农商行三农业务部负责人表示:不一定,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同样要符合贷款的基本条件。如果流转程序不规范、租赁年限较短或权属不清晰等情况,银行是不能给予贷款的。
    目前为止,武汉农商行该贷款业务只针对规模经营大户,尚未对一般农户放开。
    奔涌的“活水”盼规范
    改革的金融活水奔涌而来,是机遇,更是挑战。
    “国家明确了态度,提出建立抵押物处置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盘活了农民、农企手中的土地、房屋资源,解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武汉农商行行长徐小建表示。徐小建说,下一步将借政策春风,开展产品创新,力挺试点工作在湖北推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野玫瑰 蔬菜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