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秉志李雅芹
山东省哪里最早开展“粮改饲”?可能没人能说清楚。但在肉牛养殖中,用全株青贮玉米替代部分粮食饲料,阳信县是最早的。去年以来,当地数万亩小麦、玉米地被改种专用饲料玉米。
阳信县洋湖乡有处耕地成方连片、一望无垠。八里泊村在这片耕地的中心,该村共有3600亩耕地,今年有2800亩流转给了当地一个知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阳信广富畜产品公司,种的是很少见的全株青贮玉米。
笔者在地里看到,麦收后种上的玉米长势不错,秸秆比粮食玉米的粗,叶子也更肥大,种的是专用饲料玉米品种,如登海6071、齐丹1号等。流转的土地种的虽是饲料,但流转费用一点都不低,每亩1100元,几乎赶上了粮食丰收年的收成。
阳信县畜牧局局长马文健说,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期比粮食玉米早半个月,玉米粒刚发硬的时候就收获。与粮食玉米不同的是,全株青贮玉米穗和秸秆要一同打碎,进入青贮池子,经过氨化,整株玉米就成了既软且香的肉牛食物了。
这种做法在奶牛养殖中较为常见,肉牛养殖者鲜有尝试。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总站副站长翟桂玉解释说,全株青贮玉米比黄贮玉米(粮食玉米成熟后,只收集秸秆部分氨化)更有营养,如果奶牛一周不吃,产奶量立马会掉下来。肉牛养殖就不同了,选择不同饲料,生长效果很难通过肉眼判断,需从毛色、体重、精神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评估。
改变习以为常的饲养方式,并非易事,需要有说服力的数据。马文健说,实验论证这件事应当由政府做。去年11月,阳信县在一处300亩闲地上,种上了山东省农科院的全株青贮玉米“东丹60”。在干旱之年,试验田亩产量达到1.2万斤。
“普通玉米连秸秆算上,一亩地也才六七千斤的产量。”马文健说,种一季玉米纯收入几百元,种青贮玉米能达到3000元,而经过肉牛转化后,产值提高为4000元~5000元。
种植试验成功后,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阳信畜牧局又在广富公司的养殖场内进行饲养试验,将130头牛分成4组,对比全株青贮与黄贮的喂养效果。试验结果出来后,他们发现加同等数量的精饲料,青贮玉米喂养的肉牛比黄贮增肥效果更好。换个说法,就是用全株青贮玉米,可以减少精饲料用量。
“简单说,原来是二亩地养一头牛,现在是一亩地一头牛。”马文健发现,不到一年时间,除了企业自发流转土地“粮改饲”外,还出现了其他“粮改饲”的方式。肉牛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由企业提供种子,农民负责种植和管理青贮玉米。一些肉牛合作社社员也主动把自家的土地“粮改饲”。
阳信肉牛原本是“买全国、卖全国”,从全国购进300公斤以上的架子牛育肥,这样省事、效益高。但近年来,牛源紧张,迫使阳信发展犊牛繁育和标准化养殖。现在阳信肉牛存栏量为26万头,在农区全国第一。要养牛,控制饲料尤为重要。
阳信粮食连年丰收,但七八成都被用作饲料。翟桂玉说,由于价格上不占优势,我国每年都要进口约一亿吨饲料粮和饲料原料,这加大了我国粮食直补和存储压力。
笔者了解到,山东省畜牧业中猪禽肉占比高达85%,食草型的牛羊肉不足15%。80%粮食玉米、15%小麦和45%农作物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这种间接生产方式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和生产效率都显著低于直接生产饲料草。
笔者拿到的一份山东省推进“粮改饲”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今后5年山东计划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连片种植面积达50万亩,带动养殖场(户)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基本满足60%奶牛、30%的肉牛和20%肉羊的饲料需要。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光梅认为,很多籽粒玉米在收获后也是用作饲料,因此,将粮食作物改成青贮饲料,可以部分改变国内饲料原料供应格局,也有助于国内玉米库存的消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8-30/19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