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创”出经济新“增长极”


“创”出经济新“增长极”——湖北农业双创系列报道之二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柯枫英 陈钧

    “那几天,318国道、汉宜高速上的车子堵了几公里,都是来我们后湖看桃花的哟!”回忆起今年3月的桃花节,后湖农场的几位农民依然很兴奋。
    今年春,潜江举办“第二届后湖桃花节”。3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游人如织。
    四年时间,80后章龙在当地兴起一片3000亩的水果产业。这个曾经鲜有外人来访的国营农场,因为一片新兴的“桃花源”,骤然间人气爆棚。
    2014年春,首届后湖“桃花节”一炮打响,仅门票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后期完善的垂钓、农家乐项目,全年接待游客1500批。今年,桃花节赏花人次达到3万人,农家乐等项目同比增长40%。
    “桃花为媒,当地以农家乐、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兴起,推动了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同时带动农场土地开发一派红火,创造了一批优质就业岗位。”潜江市农委负责人对此也颇感意外。
    在众多农户的呼声中,公司牵头组建了潜江市龙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户农民拿出积蓄参股公司经营,100多位农民采购良种发展果业,100多名农民工常年在公司打工学技术,人均年收入2.5万元,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开始彰显。
    在湖北多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极”。
    国家级贫困县通山县,工业资源稀少。政府部门通过简政放权、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鼓励农业创新创业、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兴的农产品采摘、渔业垂钓、农家餐饮、园区休闲等风生水起,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火红的七月,在通山县九宫山镇九宫葡萄园、闯王镇汪家畈砂梨园,游人如织,在田间享受采摘、休闲乐趣。“我这300多亩葡萄园,有10多个优质品种,每到采摘高峰游客多时忙不过来。”九宫葡萄园种植基地老板、全国劳动模范陈志远说。
    大畈镇党委书记金大德说:“以前我们沿线库区村民靠外出打工为生。现在隐水、板桥、西泉等4个村、200多家农户靠发展水果、蔬菜基地和100多家餐饮、特产店铺致富。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增加了农民就业途径和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该县共注册了农业生态园、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基地116处,今年已新上生态旅游项目20多个,预计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不仅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新常态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从根本上来说,也要靠创新能力。”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表示,各地实践表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有利于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和人气向农村聚集,培植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新增长点;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
    今年全国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也正式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双引擎”之一。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出台了多个关于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这其中包括了简政放权、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鼓励扶持政策。
    湖北省社科院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人口红利衰减,储蓄率也开始下降,期望未来经济保持活力,必须摆脱之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本来驱动的旧有模式,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只能在创新创业中孕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土地 砂梨 农业现代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