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减肥”行动,农民咋就不知道呢?


“减肥”行动,农民咋就不知道呢?    农村新报讯 记者萧丝

    为解决目前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今年2月,农业部制订并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在全国开始实施“减肥”行动。3个月过去了,作为实施主体终端的农民,其主动性如何?
    6月中旬,记者通过实地采访、电话、QQ、微信等方式,对黄梅、利川、宜城、江夏、仙桃、荆门、荆州等地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让人吃惊。

    不知方案者,十之八九

    “‘减肥’行动?不知道怎么回事。”
    “化肥零增长方案?不清楚。”
    “是些什么内容?头次听说。”
    这样的回答,十之八九。3个月过去了,不知道化肥零增长方案的农民之多,让记者有些错愕。
    江夏区法泗镇西港村属于武汉市,对信息相对比较敏感,问起“减肥行动”,当地村民的回答却仿佛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都是“不知道”、“不清楚”,其中不乏村干部、村组长。
    20多岁的随县厉山镇双寨村李云龙说,村里人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都不知所云,更别说实施什么“减肥”行动了。他本人也只是听说过,也不知具体内容是些啥。
    仙桃三伏潭镇十户受访农户中,也只有1个姓董的年轻农民回答说,听说过,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余的提起“减肥”行动,都是一脸的茫然。
    黄梅、利川、宜城、荆门、荆州等地的调查结果大同小异,80%以上的村民回答是不知道,不晓得咋回事儿。

    产量至上 ,不敢“减量”

    记者调查发现,“减肥行动”是“上面喊得响,农民无反映”。农民目前用肥量没怎么变。究其原因,一句话:怕影响产量。
    黄梅种田大户陈忠流转有3000多亩水田,今年早稻还是按老办法施用:配方肥加尿素,每亩用肥120斤左右,尿素40斤。“我也知道用肥量大了有很多坏处,但产量是第一位的,少施,只怕产量保不住。”
    江夏西港村村支书闵金山家有6亩水田,今年早稻施肥还是老规矩:每亩80斤装的配方复合肥一包,加施20多斤尿素。他表示,不敢减量的原因,也是怕产量下降。“肥只能越施越多,要不,产量就难保。”他的种田经验告诉他,不能随意减少施肥量。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个概念已在农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为何要“减肥”,怎么减,他们还弄不太明白。

    “减肥”,何时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安装一台秸秆粉碎设备,得四、五千元钱,还是蛮贵的。”三湖农机合作社陈华荣说,虽然知道秸秆粉碎还田,对“减肥”行动有好处,但成本还是有点高。
    “现在配方肥价格也偏高。施用配方肥比一般的化肥,一个生长季每亩成本要提高20~30元。”江夏西港村村支书闵金山表示,使用配方肥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减肥”途径,但成本要是降下来,就更容易让农民接受和使用。
    农家肥是好,但是费事,而且市面上的有机肥,价格也相对高一些。利川种茶大户田云奇有400~500亩茶园,现在全部施用有机肥,一个生长季施用600~800斤。成本要比施化肥高一倍,主要是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
    降低成本,提高肥效,是广大农民的一致心声。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自觉减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尿素 早稻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