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望天收”变成“旱涝保收”


“望天收”变成“旱涝保收”高山村有了致富希望    农村新报讯 “过去‘望天收’,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这得感谢林区农发办在我们村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6月1日,神农架林区宋洛乡后山坪村委会书记肖清平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后山坪村历来缺水,种田“望天收”,但在今年雨水并不丰沛的情况下,全村500余亩旱地种植的小麦却喜获丰收。
    后山坪村海拔1800多米,全村耕地面积0.9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中低产田超过70%。村里耕地主要都是坡地,非常缺水,常伴有冬春、春夏、夏秋的连旱发生,有些地块甚至颗粒无收。
    2013年6月,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正式下达了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批复,林区第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落户后山坪村。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林区农发办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以确保全村5800亩零散分布的农田通过项目建设,变成连片成块的高标准梯田,达到“田面平整、土质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渠成网、路相通”的农业综合开发目标。
    该项目总投资757.7万元,于2013年9月28日开工建设,2014年7月份竣工完成。工程新建拦水堰1处,泵站1座,蓄水池8个,铺设人畜饮水建设管道6公里,建设具有喷灌、排涝设施功能基地500余亩,坡改梯500亩,挂坡地改良2700亩,新修机耕路、水泥路、作业便道18公里。这些设施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后山坪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更是提升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项目实施显现的效益,吸引着那些南飞的孔雀又往回飞。80后的曹波是后山坪村三组的返乡青年,他看准家乡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的条件已经成熟,果断投资30万元,建设高山无公害基地500亩,预计今年收入可达160万元。目前,像曹波这样的种养大户,后山坪村已经达到26户。
    看着山坡上、梯田里栽植的2.2万株核桃树苗木、2000棵枣树在微风吹拂下摇曳。村书记肖清平给笔者算了个帐,他说,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做保障,5年后,这些苗木将会陆续挂果,全村年收入将会达到300万元,加上其它多种经营的收入,全村总收入将达到610万元。(通讯员余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综合开发 高山 小麦 梯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