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我愿成为一粒种子


  2011年1月,“429”经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建议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芝麻适宜区域种植。2011年8月31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颁发鉴定编号为2011004号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上芝429”。

  2010年至2011年,“上芝429”种植面积增加到11万余亩,东洪乡连续两年创造了400~1000亩连片丰产方,平均亩产突破100公斤的纪录,并已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家专利。

  2011年11月,刘世扬和原县农业局副局长、现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顾问郏治国一路风尘赶往西安,应邀出席第1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11月9日,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75岁的刘世扬又一次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上芝429”“后稷特别奖”这一殊荣。

  求索者一粒精神之种生机勃发

  27年前,东洪乡农技站只有两间破旧红瓦房,农技人员除一人一桌一张床,别无所有。27年来,该站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拥有一幢颇为气派的上下14间的临街楼,大门口“上蔡县东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牌子,白底黑字,赫然醒目。

  回首往事,刘世扬语重心长地说:“这27年是我一生最有意义的岁月。苦也罢,累也罢,咱搞农技推广和新品种研发就是让老百姓增收,只要咱的科技成果能转化为社会财富,就是再苦再累心也甜。我今年虽已75岁,但身体还不错,像建华(继任农技站站长)他们这一代年轻人,我有责任再帮一把,让他们有更大的作为。只要他们需要,我甘愿蹲下来当楼梯,让他们踏着我的肩头,去冲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新前沿。”

  芝麻新品种的问世也仅仅是刘世扬收获的第一个创新果实。接下来,小麦新品种的问世也已经露出曙光。

  早在2000年当芝麻育种成果初露端倪之时,不甘守成的刘世扬又萌生出小麦育种的新念头。他凭着那股钉子般的钻研精神,硬是向小麦育种领域强力推进。他亲自登门请河南省国麦中心主任郭天才、周口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殷桂鸿博士、驻马店农科院的专家朱统泉、张自亮等诸位专家多次到试验基地现场指导。从当年小麦的30个杂交组合,逐年发展到2011年的512个。试验面积由开始的6亩,发展到眼下的50亩。参与小麦杂交的技术人员,由开始时的2人发展到11人,形成了小乡镇农技站小麦新品种研发老中青三结合的新格局。经过年复一年的杂交组合,优选劣汰反复对比,2008年有两个杂交组合品系脱颖而出,令刘世扬和他聘请的专家团队分外惊喜。2010年,历时10年孕育出的这两个“金娃娃”参加了省级区试且总体表现良好,发展潜力和前景令人乐观。2012年又有两个“金娃娃”被列入省级区试。

  今年6月初,刘世扬的小麦育种基地像一幅金浪翻滚的油画,那一颗颗金黄健硕的麦穗上挂着一个个小牌牌、小袋袋,一束束扎着红、白塑料绳。刘世扬介绍说:“在这块50亩的基地里,共种植近2000个小麦品种,其中资源材料248份,后代材料1560余份,仅外国小麦品种就达十几个。有的是为了新品种的适应性种植展示,有的是在进行产量、品质比对,一切都是在紧紧围绕小麦杂交育种这篇大文章。今年又有3个新品系有望参加省级预备试验。”

  刘世扬介绍说,眼下,东洪乡农技站和由该站而派生出的连体机构“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拥有芝麻、小麦资源材料2389余份,其中后代资源材料1700份,国外基因资源材料358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资源材料1121份,不育率由2009年的48%提升到2011年的65%,力争“十二五”期间达到85%。2012年将有小麦、芝麻2个新品系进入国家、省鉴程序,2013年至2014年将各有3个有优势苗头的小麦、芝麻新品系进入国家、省鉴程序。2012年~2013年小麦研发展示目标突破亩产750公斤,芝麻研发展示目标将冲刺亩产200公斤大关,形成自主创新的芝麻、小麦新种群。

  用刘世扬自己的话说:“如果上天再给我10年的机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并以此来报答生我养我的祖国。”

  

  

  刘世扬在小麦试验田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芝麻 小麦 品系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