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仁军
为了切实加强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管,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通过制定和强化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县、乡级监管体系,实施严格的检测措施并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极大提高了全市农产品安全水平,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丹东市农委成立了“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市农委又先后下发了《丹东市农药、肥料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办法》、《丹东市不合格农产品查处工作意见》和《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17项制度,努力做到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按照省、市政府提出的“强化市级,壮大县级,完善乡级”的监管体系建设要求,丹东市从市到县、乡都成立了相应的监管机构。据悉,市农委不仅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还先后成立了“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大队”和“丹东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其中,市监察大队定编16人,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市质检中心定编8人,负责农产质量检测和安全事故技术鉴定。为了强化市级质检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检测能力,今年市财政又拿出130万元更新改造仪器设备,并按照国家和省对市级农产品安全质检体系建设要求,筹建了“丹东市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监测中心”。另外,各县(市)农经局都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其中东港大队增编至13人,凤城、宽甸大队增编至12人。同时,县(市)农产品质检站都已建成并开展检测工作,而且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被赋予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设立了1-2名质量安全监管员。目前,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据介绍,丹东市农委年前制定下发了《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方案》,方案的重点是围绕“菜篮子”安全,开展产地质量抽检,通过真检、真查、真罚,对生产者进行了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当地群众安全生产意识。据统计,上半年共风险监测蔬菜3275个样品,合格率99.7%,对检出的10个不合格产品,下达整改通知书,监督整改,并召开隐患排查分析会,查找原因,指导生产,化解质量安全风险;专项抽检草莓20个样品,合格率为100%;监督抽查蔬菜30个样品,合格率93%,对检出的2个不合格产品,按照“检打联动”要求,就地监督销毁,对生产者进行罚款处罚,并追溯源头。
另外,该市还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农委组织编印各项农业生产标准79项、10万余份,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全市大宗农产品生产都有标准可依,并部署县(市)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标准培训活动。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0多场次,培训农民9万多人次。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质量认证,制定下发了《丹东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案》和《推进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三品”质量认证工作方案》。到目前已落实新增标准化“三品”生产面积21万亩,累计达到264.9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果园面积的71%。为推进农产品基地准出制的建立,今年选定了5家粮、果、菜生产单位,开展基地准出制试点工作,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建立生产记录,落实检测制度,出据产地证明和质量证明,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1/18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