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丹阳:创新引得“龙头”舞


  江南面粉从面粉加工的副产品麦麸入手,通过科技创新,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小麦膳食纤维和小麦胚芽油;正大油脂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并利用油脂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生产功能多肽;吟春碧芽则通过研发应用物联网技术,逐步实现茶园生产和茶叶加工的重大突破;丹绿米业集团联合江南大学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推进大米精深加工研发项目,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企业从中获益不菲。

  丹阳市市委副书记沈岳方说:“原来的科研成果,大多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转化率不高。现在,我们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一项项发明成果即刻就能应用到生产中,转化为财富,真正实现了‘落地生金’,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

  企业增效百姓受益,龙头企业给力现代农业

  皇塘镇康家村原来是贫困村,2004年,姜建新组织农民培训,把草菇种植技术传授给了农民。如今,村里的农民都种起了草菇,有的年纯收入达到了50万元,康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为了让农民持久获益,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让出草菇培育市场,自己则将精力放在了菌种研发上。公司现在正着手草菇深加工研发,一旦农民的草菇卖不出去,公司还可以用保底价收购。

  据了解,近年来,丹阳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基地建设为核心,通过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多种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不断上升,到去年年底,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总数达68.2万户,带动各类种植基地面积达484.7万亩。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丹阳每年有秸秆资源70万吨,如果综合利用的话,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改善环境,还能帮农民增收致富。”2009年成立的江苏圆通农机有限公司,每年通过秸秆加工生产生物质能源2万吨,提供给企业替代燃煤使用。每2吨秸秆就能为国家节省1吨煤使用量。如今,圆通公司的这一绿色能源产业化之路,正在积极推广。

  科技创新让龙头企业领跑丹阳现代农业,农业效益不断提升。目前,丹阳市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去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5.4亿元,农业增加值3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426元。

  “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这一切,离不开农业科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让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丹阳,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正在不断地加强。”丹阳市市委书记童国祥表示,今后,丹阳市各农业龙头企业还将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平台,加大产品生产科研攻关力量,加快成果转化速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能力,让龙头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菇 茶叶 金针菇 食用菌
上一篇 : 数字说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