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一片白,夏是一片绿,秋是一片黄。”甘肃省广河县风光旎旖的梯田景色,让人不敢相信这里是地处海拔2000米左右的黄土高原。让这片旱塬发生变化的,正是春天里的那片“白”,也就是地膜。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在适宜种植区全覆盖,去年广河县在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干旱的情况下,玉米平均亩产仍然达到723公斤,比露地小麦、玉米最高产量翻了一番。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至今,地膜的应用从蔬菜扩展到粮油等大田作物,使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以及南方丘陵地区的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破解资源、环境、气候制约的重要手段,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白色革命”。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为例,全膜覆盖可使5毫米以下的无效降水转变为有效降水,使水分利用率从40%提高到70%,大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还可将玉米种植的海拔高度从1800米提升至2400米。
目前,包括地膜、棚膜在内的农膜已经成为仅次于种子、化肥、农药的我国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0年全国地膜用量118.4万吨。据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测算,2010年全国地膜覆盖栽培面积3.4亿亩左右,预计2015年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可达4亿亩左右。此外,在日光温室、塑料棚以及节水灌溉等方面,农膜使用也很广泛。
农膜的大量应用,在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有数据显示,每年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25%~30%。由于地膜进入土壤难以自然降解,可能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运动,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农膜残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白色革命”是否必然带来“白色污染”?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地膜应用和环境保护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选项,二者兼得的关键在于废旧农膜能否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从2010年开始,旱作农业大省甘肃省财政专项安排废旧农膜污染防治补助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按每公斤1.2元标准进行补贴,同时积极扶持回收利用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经过连续3年的治理,2011年,甘肃省回收利用废旧地膜4.57万吨,占全省地膜使用总量的近50%;废旧棚膜基本做到了100%回收。废旧农膜的回收,不仅使随处可见、随风飘扬的视觉污染及土壤残膜累积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而且回收后废旧农膜,经过清洗、热熔造粒获得再生树脂,再添加一定比例的新树脂可加工成排水管、井盖、垃圾桶等生产、生活资料,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
建立有效的回收机制,是防治农膜残留的重要一环,但解决农膜残留问题,仅仅依靠末端治理并不够,还需要从源头抓起。甘肃天水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王智勤介绍说,西欧和北美地区使用的主要是0.02~0.03毫米的黑色或黑白双面地膜,韩国使用的地膜厚度最薄为0.01毫米,日本使用的透明地膜厚度在0.014~0.016毫米之间。这些国家使用较厚的耐候地膜,主要是为了便于回收,防止污染土壤。甘肃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过程中,政府通过补贴推广的也是0.008毫米以上厚度并能连续覆盖18个月的耐候膜。
目前,尽管国家标准规定0.008±0.002毫米厚的地膜为优等品,0.008±0.003毫米厚的地膜为合格等品,但农民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仍然使用较多。据测算,使用0.008毫米的地膜,和使用0.006毫米以下的超薄农膜相比,每亩多用1.2公斤农膜,仅需多支出10~12元,而且技术效果更好,但对农民来说,地膜厚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地膜。在种粮比较收益仍然较低的情况下,从0.006毫米到0.008毫米显然不完全是一个厚度问题。
农膜应用,不可因噎废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会长张真和认为,防治地膜残留,首先要摸清底数,防止误导;其次要高度重视,综合治理,既要加强回收利用,尽快修订完善地膜国标,合理布局建设回收网点,研究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措施,又要设立研究专项,支持试验示范,设立专项补贴,加快可控降解地膜的研发和推广。
本报记者 王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13/18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