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田野处处有文章


  本报记者 刘伟林

  “三伏”时节,高积温、多雨水,这是农作物生长关键季节,黑龙江的田野处处生机勃勃,玉米一望无际、水稻齐整葱郁。8月1日,农业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第四调研组来到肇东市五里明镇。这里没有一家真正的旅馆,调研组只好住进镇政府的办公室,生活条件差一些,但所见所闻却让参加调研的同志们一直处在兴奋中。

  五里明镇是产粮大镇,有21万亩耕地,去年粮食产量3亿斤。镇农技站站长张长文告诉调研组:“这几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技的贡献占到了20%以上。重点措施体现在四个转变上,小四轮浅耕向大型机深翻转变、小白垄漫灌向大设施喷灌转变、老经验种田向新科技运用转变、分散型种植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五里明镇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多,这个季节又是农闲时节,地里见不到农民,杂货店成了调研组接触农户的“情报站”。在五里明镇后三马屯黄喜军家的杂货店里,种粮大户邵福昌对调研组说:“我就爱种地。”今年他承包了500亩流转地,种子和化肥都由经销商以批发价直接送到家里,亩产稳保1700斤,收入至少30多万元。踩着雨后泥泞的土地,调研组同养牛户老于一同赶着牛群去奶站挤奶。3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调研组读到了老于的生意经。前几年,外出打工的儿子回乡提出养奶牛的想法后,老于举债支持,投资50万元开始了奶牛养殖。由小及大,目前有33头奶牛,其中产奶的22头,奶牛日产奶量60~80公斤之间。这几十头奶牛一年能挣个10万来块钱,预计再过一年就能还清欠债了。老于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养殖技术,对于养奶牛很有信心,但也面临发展烦恼:一是缺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目前的圈舍卫生条件很差;二是没有足够的场地扩大规模,今年新下的几个小牛犊都卖掉了;三是找不到合适的帮手,年轻人都嫌养牛脏累,一年3万块也找不到人。

  调研组组长李韶民告诉记者,调研的同志们都感到有写不完的题目,经过讨论决定把农民增收、玉米产业链条、土地流转、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畜牧业发展作为调研的重点方面,深入调研,到了基层才真正感觉到田野处处有文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玉米 土地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