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强基层 提素质 富群众


  本报记者 阎红玉

  如今,在吉林省,农民处处都能感受到“三项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前郭县深井子镇农民赵国斌告诉记者:“‘三项工程’不但送来了好支书、好项目,更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指出了创业的正确方向。”

  自2009年“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投入资金6.7亿元,新增村部面积63.5万平方米。全省有致富项目的村党组织书记已达8452人,占总数的90.6%;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机关共建立联系点10022个,累计有21778名各级干部驻村帮扶,引进资金7.7亿元,项目达28556个,帮扶农村困难党员和群众总计37.9万人,其中有11万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有了新村部,村民感到有了家

  在永吉县口前镇务本村,记者见到了72岁的老党员孔庆本。孔庆本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新村部,我们农民就感到有了家,大事小事只要来到村部就能找到村干部,村干部就能陪我们唠唠心里话,解解心里的不舒服,我们的心里就感到特别的温暖。”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务本村“两委”多年来一直没有办公场所,平时办公就借当地学校的两间房子,学校教学不方便,村民办事不方便。面对2010年“7·28”特大洪灾,村民盼着有个好支部带领他们抗灾自救,重建家园,走上致富路。洪灾刚刚过去,县委组织部就为务本村选配了一名当年只有37岁、能致富带富的能人杨志刚担任支部书记。

  杨志刚上任后,立即和村“两委”的党员干部走屯串户了解村民的诉求,带领村民从困境中走上致富路。据了解,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12元。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2011年6月22日,一个崭新的村部矗立在务本村。杨志刚告诉记者:“现在的新村部有了办事大厅,村民需要到镇里办的事只要在办事大厅填完表就行了,省去了村民进城和等候的时间。农闲时节,到村部来扭秧歌、看书、锻炼身体、听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民特别多。现在的新村部真正成了农民学技术、学知识、学政策、能娱乐、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主阵地。”

  永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伟告诉记者:到2011年底,全县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4个,改扩建25个,维修6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

  贫困户致富,关键在素质

  公主岭市双龙镇兴林村54岁的农民高振学告诉记者,是党给他们村派来了好书记。2009年高振学的儿子结婚,由于儿子结婚借的钱和前几年欠下的外债加起来多达11万元,他只好出外打工挣钱。2010年春耕时,由于家里没有钱买种子化肥,眼看着有地种不了,无奈的他只好在电话里向村党委书记曹发求助,曹发二话没说就帮他解决了两万元的春耕生产费用。曹发还劝他回来种西瓜、养猪。回来后,曹发就派人教他种西瓜和养猪的技术,目前他种了一公顷西瓜,养了3头母猪。1公顷西瓜年产12万斤,收入7万元,加上养猪的4万元,到2011年,高振学全部还清了外债,预计今年收入能超过12万元。

  兴林村中心党委是合并了立志村、七马架村党支部成立的。中心党委成立后,曹发就带领各级村干部以农民素质提升、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引进等作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为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兴林村每年“三八”节评出十大孝顺媳妇,“五四”青年节评出十大科技标兵,“七一”党的生日评出十名优秀党员,并且还给这些先进人物披红戴花,进行公开表彰。

  公主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光辉介绍,公主岭市在农村党员干部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中采取了五项措施:组织高端培训,每年市委都组织乡镇干部赴北大、清华参加学习培训;依托党校培训,全市依托24个乡镇党委,成立乡镇党校,加强对乡镇干部、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利用媒体培训;组织考察培训,市委每年都组织村干部300余人次赴山东、黑龙江等地进行域外培训;进行学历培训,3年来,全市共组织384名村干部参加吉林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本专科培训。目前,全市391名村支书中,大学学历达到23名,大专学历达到221名。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2社农民刘秀方告诉记者,他今年54岁,家里有6口人,自己家1.1公顷耕地流转给了村里,现在家里养了20头猪,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耕地流转每年村里还给分红1.5万元,自己在村里的企业打工,每年也能收入2万多元,一年下来收入6万块钱不成问题。“这要感谢上级党委给我们派来了一位企业家式的村书记,让我们村民发家致富有了活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瓜 农民人均纯收入 耕地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