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和谐社会建设看科学发展


  新华社记者 邹伟 刘奕湛 程士华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应对挑战主动变革

  “经济高速发展,利益矛盾反而更加突出,社会冲突更加剧烈。纵观当今世界,一些快速发展的国家因为没有处理好社会问题,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甚至全面倒退,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家亮说。

  中国,会不会也陷入这种“增长陷阱”?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理论认识一步步深入,决策部署一项项到位,从执政理念到政府职能转变,从改善民生到创新社会管理,从弘扬核心价值观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渐次推进、稳步前行。

  化解矛盾发展为先

  矛盾,叩响了社会转型的大门;变革,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民生。

  新一轮医改的进展,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积极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和成效。

  ——中央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006年至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000万人,其中2011年新增就业1221万人。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新开工1043万套,基本建成432万套……

  协调,始终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央多项重大涉农政策高强度密集出台,在取消农业税之后,从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农、强农、惠农一系列组合拳,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扎实推进。

  十六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法脚步,加大了用法制调整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力度——

  2007年,物权法表决通过;2009年,制定食品安全法;2010年,再次修改选举法,选举人大代表城乡“同票同权”;2011年,行政强制法表决通过;今年3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大修,“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法律总则。

  成效初显征程方启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打造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构建“大调解”体系;“大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利用互联网、微博搭建民意沟通新渠道……一大批立足基层、突出实效的经验成果不断涌现,一系列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成形。

  稳步开局,征程方启。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从古至今,建设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期盼,化作推动中国向和谐社会不断迈进的强大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阔步前行,谱写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篇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体 政策措施 处理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