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创先争优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政府职能转换的增效工程

  ——“农事村办”顺应了乡镇机构改革的新形势,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需求。

  遍布广西各地的“农事村办”服务站规模虽小,却涵盖了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服务站内的党员干部虽然不多,服务却高效而直接。“‘农事村办’在创新服务机制的同时,推动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介绍说,“始于2004年的全国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要求基层政府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自治区党委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最终找到了‘农事村办’这一切入点,实现了基层政府工作方式和职能的转变,推动了全自治区的乡镇体制改革。”

  2009年,在推进“农事村办”的过程中,百色市率先探索建立“一办三中心”体制改革模式,即按照“保留现行机构、业务一岗多责、人员统一调配”的运行机制,整合乡镇各办、站、所的所有力量,组建乡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和农事村办服务中心、产业发展指导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同时,组织林业、国土等部门各拿出一些重大审批项目,结合县镇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简政放权试点工作,把资源向乡镇、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强化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

  记者在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一办三中心”的产业发展指导中心内看到,来自林业站、水利站、畜牧兽医站等部门的10多名农技人员正在为前来的农民做咨询服务。产业技术服务队队长谢增秀说:“过去,农民用水要去水利站,养鸡要去畜牧站,种地要去农技站,一天下来要跑很多地方,有时还找不到人。现在资源整合后,他们只要到产业指导中心来一趟,就能办成好多事,方便多了。”

  从管理为主到服务引导,从单纯的服务经济到全方位服务群众,“农事村办”这一新时期广西自治区党委所坚持的群众路线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的创举,不但使基层政府职能发生巨大转变,也让广西找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整合涉农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农民合作化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生产发展;通过文化服务、卫生服务的开展,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文明风气日益浓厚,村容村貌和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流动警务”、“流动法庭”等法律服务以及进村入户下访活动的开展,则及时解决了农村的各种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氛围。

  广西实践充分证明,“农事村办”不仅探索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服务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且找准了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服务农村发展的切入点,找准了塑造党员新形象的结合点,更找准了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着力点。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说:“‘农事村办’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群众观,它在广西的普遍推行,不仅使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在基层群众中得到了检验,也让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采访组记者:唐园结陈凤秀周铮冯克吴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大米 强化 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 :标题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