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创先争优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处长梁燕海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广西1126个乡镇已有1039个推行‘农事村办’;在6794个村设置了服务站点;建立屯级‘农事村办’服务点2.7万个;建立村级‘农事村办’网络办公平台2692个。共办理农事188万余件,服务群众1080万多人次。据估算,在‘农事村办’实行过程中,政府每投入1元钱,就能为农民群众办事节省约10元钱。这样做,值得!”

  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工程

  ——从“求我办事”到“为你服务”,从农民“往上跑”到党员干部“向下走”,“农事村办”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在百色市试点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广西顺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全面推行“农事村办”工作。2009年5月,自治区党委在百色召开了全区“农事村办”现场会,把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推广“农事村办”作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内容。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推行“农事村办”的意见》,部署在全区推广实践这一制度。

  曾在基层从事“农事村办”工作的现任田阳县委组织部部长杨序勇对此深有体会:“农村工作直面群众,也离不开群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不能离县城越来越近,却离群众越来越远。我们心里要有农民,必须转变作风,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在广西,这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陆璐是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的民政助理,记者在位于西北乐村的华润希望小镇“农事村办”服务站见到她时已是中午,而她仍在忙着为农民办理民政事务。“原来我们也经常下乡,但是没法为农民每天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有了‘农事村办’,我和其他党员AB岗轮换,保证这里每天都有人在。”如今,每周到村里两次为农民办事,已成为陆璐的工作常态。

  从“农民跟着干部跑”到“干部围着农民转”,从“农民往上跑”到“干部向下走”,“农事村办”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转变了作风,创新了服务农民的形式和载体。

  崇左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永盛以摩托车入户的例子向记者讲述了“代办”和“联办”带来的好处。原来当地农民办理摩托车入户都要到县城登记、缴税、车检、买保险,至少要花费一周时间。有些群众嫌费时费力,索性就不办了,“黑车黑户,照跑不误”。而推行“农事村办”后,党员干部通过“代办”、“联办”,收集农民入户需求,联合交警大队、车辆检测站和保险公司,主动到村现场服务,一下子就解决了农家摩托车入户问题。

  仅是干部为农民面对面服务还不够,广西还将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引入“农事村办”,实现了“农事网办”。通过建立三级联动的政务处理信息化平台,让农民办事足不出户。玉林市通过打造“农事村办”电子信息化服务平台,让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群众,即使不回乡也能办成事,大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如何让“农事村办”发挥更大作用?如何使“到群众中去”成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梁海萍说:“我们建立了党员干部下乡服务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鼓励选拔优秀党员干部下乡,将他们的工作表现、群众拥护程度与待遇相结合,作为任用提拔的必备条件。同时将他们的工作业绩与待遇相挂钩,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贴。”

  5年来,广西按照“农事村办”“五有一化”的标准,打造稳定的党员服务队伍。除了专门选派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到服务中心或站点开展流动服务外,还挑选热心公益的党员、致富能人等作为志愿者为农民服务,并通过强化制度保障、绩效考核体系来调动党员的服务热情。目前,全自治区共有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专兼职工作人员32410人,长期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

  无论是南宁市创新的“一村一站一助理”服务体系,还是来宾市开展的“万名干部入村住户,万户农民进城住家”活动,在广西一路采访,记者所到之处总能听到农民群众对党员干部下村服务的热情评价。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农民黄宋清对记者说:“原来我们找村干部办事,难!现在,镇上的党员干部每周都下来为我们服务,态度好,办事快,这样的干部,我们大家都拥护!”

  农民需要什么,党员就服务什么,“农事村办”专门将“党员服务”作为“农事”服务的一项内容,让党员干部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患,及时发现问题、疏导思想、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贴心的服务让农民群众更愿意和干部说心里话,加深了对党的信赖和感情,搭建起了一座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大米 强化 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 :标题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