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失能老人”呼唤社会化养老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意接受,“失能老人”处境窘迫。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流动,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使得“养儿防老”和“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遭受猛烈的冲击,社会化养老服务也逐渐从一种特殊性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转变。然而,不论是养老金的资金缺口和覆盖面不够,还是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护理人员短缺,都说明社会化养老“力不从心”。

  “空巢”又“空心”也好,“安度晚年”难以保障也罢,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子女不在身边,养老院不愿意接收,又缺乏老年人活动场所,社会交往进一步压缩,蜗居生活索然无味,“失能老人”在社会网络体系中成为一个孤立的节点,在无形之中被边缘化了。

  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关键,就在于形成政府引导、民间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成员支持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组建了“爱心餐厅联盟”,一张爱心卡,可以让65岁以上的老人在15家餐厅内享受不同的折扣,解决了老人的就餐难题。由此观之,加强多方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有所养”才会从口号走向现实。

  面对“失能老人”,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是模糊的记忆,也不是抽象的标签,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只有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才能让“晚开的花”更加烂漫,“陈年的酒”更加醇厚。

  杨朝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