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雷锋精神是矫正道德缺失的良药


    徐恒杰

    50年前,“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在22岁的金色年华不幸殉职。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生前的模范榜样作用,50年来没有被遗忘。在某种程度上,50年前形成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在社会上已然出现许多道德困境的时候,雷锋精神应该可以成为一剂解困良药。

    查看雷锋生平,我们知道雷锋童年时失去父母和兄弟,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顺利入小学,进少先队,当机要员,到钢铁厂,参军。虽然家庭背景很不幸,他却得到了爱,更传递了爱。他英年早逝,却从此成为跨越时代的大爱象征。

    笔者很惊奇地了解到,雷锋出名的时间不是在他牺牲以后。生前他已经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了,被称作“东北的一团火”。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报道了雷锋的先进事迹。稿件先后被新华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辽宁工人报》、《沈阳日报》等转发。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雷锋精神从那时已经开始传播。实践证明,雷锋的精神不是仅仅依靠一时政治力量给抬升起来的;“雷锋精神”体现的是人之为人所应该具有的那种最质朴、最真实的人性之美,是人类社会不断趋向真善美的必然境界,因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雷锋精神表现为理想坚定,不断追求进步的进取态度和政治热忱。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正是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的主旋律。雷锋先后当过农业社的记工员、县乡政府的通信员、农场的拖拉机手、工厂的推土机手、人民解放军的汽车兵。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雷锋始终坚持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积极把满腔热情奉献给社会,“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50年来,雷锋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境界很多时候逐渐被淡忘,在生活上讲排场、摆阔气、比待遇,却大行其道,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最容易为年轻人所仿效。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一度遭到讥讽。实践证明,虽然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如果我们的社会追求利益的标杆,超越追求道德的标杆,后果是可怕的。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弘扬雷锋精神,高高竖立社会的道德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也是在榜样的激励下成长为全国人民熟悉的雷锋的。1960年雷锋参军后新使用的日记本,扉页上贴着的黄继光画像。那是一张剪自画报的黄继光画像。雷锋在画像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

    根据相关资料,毛主席在雷锋牺牲后不仅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还对学雷锋发表过看法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情,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优点,而是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学雷锋,才能形成好风气”。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