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满山尽是红樱果


    本报记者 吕兵兵 于洪光

    张格庄镇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位置最偏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库区农业镇,辖27个村,总人口1.93万人。然而,5年时间内,这个原本年财政收入仅580万元的山区贫困镇,已发展为年财政收入超38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42元的大樱桃产业特色镇。2008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山东省文明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和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镇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镇党委书记刘新鹏说,张格庄镇走的是一条“产业脱贫”之路:围绕发展壮大大樱桃产业,以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大修山区水利、更新果树品种和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为关键措施,擦亮了“福山大樱桃”这一名片,一举实现了“镇强、村美、民富、人和”。

    据镇人大主任卢昌春介绍,烟台市最大水源地门楼水库两次增容后,地处库区的张格庄镇,上万亩良田被淹,群众人均口粮地只有0.3亩,27个村被包裹在高山深壑之中,一时致富无门。

    “怎么办?开山通水种樱桃!”卢昌春说。据介绍,张格庄镇山区有20多年的樱桃种植历史,因当地独特的水土条件,樱桃品质特别好。基于此,张格庄镇连续出台政策文件,着力扶持壮大樱桃产业。

    推广集体示范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大樱桃。镇党委建立镇村两级集体示范园,为群众做示范、趟路子,还出台了购樱桃苗木补贴政策,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服务,群众种植大樱桃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2011年,全镇大樱桃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仅此一项,年收入达1.1亿元。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镇党委先后注册了“张格庄”、“瑶玉”等商标。同时,发展大樱桃采摘游,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了5届烟台市大樱桃采摘节,提高了张格庄大樱桃采摘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48岁的王杰芳,去年村委会换届时当选为瑶台村村委会主任。此前,他在外创业成功。

    瑶台村,因村里的“瑶池”相传即为王母娘娘的御用浴池而得名。王杰芳抓住这一资源,依托樱桃产业,制定了村庄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的规划。目前,已投入70万元建成了村“两委”办公室,村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现在正在整修村里的两条河流。

    王杰芳的选用和发挥作用,是张格庄镇选优配强村班子队伍的典型代表。卢昌春认为,张格庄镇“产业脱贫”之路的成功,基础是镇党委多年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

    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每年年初,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的各项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实行千分制考核,以考核定等次,以等次定补贴,同时,强化考核过程监督,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

    建立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干事、作为、奉献”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评诺、践诺”等措施,让党员履行义务有岗位、发挥作用有载体。

    驱车行驶在张格庄镇,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红樱果下,绿树红瓦的村庄点缀其中。在村庄中穿行,整洁的街道、崭新的村居、明亮的路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据了解,结合自然生态特点,张格庄镇开展了生态环境优美村庄创建活动,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投资300万元建立了镇级垃圾一体化处理系统,对各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

    同时,多种保障让群众生活无忧。镇级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全区一流的镇级卫生院,按照“居住就近”的原则,将全镇27个村划分为13个片,每片设置一处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对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给予财政补贴,全镇群众养老保险投保率达1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樱桃 樱桃 强化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