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集中育秧:水稻生产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只要农机配套再跟上,霍邱农民种水稻彻底摆脱‘三弯腰’的日子不远了。”刘胜说,“霍邱是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工厂化育秧,我们能拿出来的钱都拿出来了,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了。希望中央能尽快出台对工厂化育秧的补助政策,给我们增加支持。”

    种子公司等农资企业的参与,为集中育秧的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集中育秧,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水稻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在霍邱县长集镇天滋禾种苗合作社,记者遇到了安徽天禾种业总经理王实,他的一席话,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另一个思路。

    “种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仅是品种的研发问题,更是与品种相配套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集中育秧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王实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天禾种业把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与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合作,为农民提供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和田间管理的“四代一管”全程机械化代耕服务,实现了从“卖种子”到“卖种苗”、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角色转变。

    “四代一管”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政府、大户、合作社和农民的欢迎。“天禾种业在全省水稻生产大县以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为平台,建设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当然要支持。”牛运生说。

    “与天禾种业合作,不仅可以在育秧大棚建设上得到60%的投资支持,育秧流水线、破碎机、插秧机、育秧盘、种子和基料等设备和原材料也由天禾种业负责提供,秧苗都是天禾种业包收,不用再担心市场风险问题,现在我们只要按标准育秧就行了,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洪集镇育秧大户蒋中华说。

    受益的不仅是政府和育秧大户。通过“四代一管”,农民每亩地可以少打2次农药,节约1.5个劳力,增收稻谷100斤,节本增效200多元。天禾种业也并没有赔本赚吆喝。通过推广“四代一管”,天禾种业不仅通过销售种苗,供应壮秧剂、专用肥等农资以及收取“四代一管”服务费等,每年新增利润上千万元,而且使“天禾”的种子随着工厂化育秧稳稳占领了市场。

    “天禾种业参与工厂化育秧的实践,不仅为工厂化育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水,而且将种子资源、农机资源、技术资源整合到种苗产业链上来,有利于形成‘工厂化育秧、公司化运作、订单式生产、一体化服务’的新型运作机制,实现‘一招多赢’。”王实建议,政府推广集中育秧,应充分调动一些有实力、想干事、能负责的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多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

    集中育秧解决了机插秧的秧苗配套问题,但要破解机插秧瓶颈,既要挖掘现有农机使用潜力,还需加快配套农机具研发推广

    “集中育秧解决了机械化插秧的秧苗配套问题,但机插秧对秧田整田质量要求比较高,现有的插秧机大多数不能调节插秧行距,加上插秧机械价格高、农机购置补贴跟不上劲,大批集中栽插时农机具不够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插秧的推广。”霍邱县农机局局长张德友说,“我们只能想办法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对县里农机具的调配使用。”

    在霍邱县燎原农机合作联社,一张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分布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理事长陈黎明介绍说,合作社有20台插秧机,去年开展机插秧作业7万亩。除了服务自己的社员,合作社还在县农业、农机部门的支持下,牵头联合全县的40多个农机合作社建立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农忙季节,如果哪个合作社接了大单子,干不过来,就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调配其他农机合作社就近参与作业,每亩收2元的信息服务费。”陈黎明说,“这样就把全县的农机资源盘活了,解决了水稻栽插农时紧、机插秧设备跟不上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水稻机耕率近90%,机收率70%以上,但机插率仅为20%多一点,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薄弱的环节。除了机械不足,目前育插秧没有标准,也影响到农民对于机插秧的认知和接受。“什么是合格的秧苗、插秧要达到什么要求,都是大家凭经验认定。”陈黎明无奈地说,“由于行业没有标准、服务不能规范,有时候出现纠纷难以判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种子 品种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