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兖州夏粮丰缘自基础牢


    本报记者 肖力伟 通讯员 卢兆敏 张美荣

    山东省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位于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玉米优势产业带内,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0万亩左右,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市。今年,兖州夏粮生产又获得了大丰收。据农业部门测算,全市4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4公斤,夏粮生产实现了“十连增”。

    兖州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有什么秘诀?兖州市市委书记张玉华告诉记者,30年来,兖州粮食生产始终保持山东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得益于三项举措: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二是种高产优质粮,学科技示范户;三是发展粮食加工,做强产业链条。

    基础设施完善丰产基础

    兖州市漕河镇大厂村村东,有两个砌起来的长300米、宽60米、深8米的水池,被当地村民称为“长条井”。兖州有3万亩左右的贫水区,漕河镇就占了2/3。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兖州市引导农民挖了大大小小近10个“长条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但积蓄的水不能完全保证灌溉需求,粮食亩产好的时候也就300多公斤。

    “也打过水井,把上级地质勘探院的都请来了,人家说地质特殊,地下没水。”漕河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龚强说,“打井不通,就想怎样把‘长条井’更好地利用起来。”2010年,该市投资2630万元在漕河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在靠近泗河的“长条井”边建起提水站,地下铺设PVC管道。龚强说,现在的“长条井”完全能保证整个贫水区的用水。

    水足粮丰。6月20日,大厂村的刘中山告诉记者:“多亏水足,俺家今年一亩地收了500多公斤麦子,比原来多多了。”刘中山说,现在浇水,只要把卡一放,水就出来了,再也不用搬着柴油机、扯着上千米的管子去浇地了。

    兖州农业局局长张士坤介绍说,兖州历来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累计新植农田林网335公里,农田林网能够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粮食产量5%以上。全市拥有机电井1.6万眼,平均40亩地一眼井,配套率达到100%,轮灌周期4~6天,实现了灌溉节水化。小麦的耕、耙、播、收、植保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科技示范带动丰产关键

    6月12日,兖州市大面积麦收基本结束,但小孟镇史王村张显柱的5亩麦子迟迟未动,他在等一个人,那就是山东农业大学田继春教授。原来这5亩地是田教授的试验田,试种了一个叫“山农20”的新品种,目前测产达到760公斤/亩,明年就能在大田推广种植。

    优质麦种植产生了集聚效应,让兖州成了良种推广的大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一直在兖州进行小麦耕作方式的试验,他的学生王东常驻史王村。目前,史王村的试验田已达50亩。

    除了专家教授,兖州的“本土专家”也一直致力研究。在兖州市农科所二十里铺村的试验田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几百个品种试验地块。兖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农科所所长武同华积攒了厚厚一摞资料,记载着兖州最近十几年的实验数据。

    2005年以来,兖州市每年建设4000亩核心技术示范区,并在示范区内建设200亩试验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展示示范。100名农业技术员,结对帮扶全市1000名科技示范户。今年,兖州市还组建了20人的农业技术专家顾问团,分区域包乡镇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张士坤说:“以前农民种地是‘农村的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现在要换换了,应该是‘农村的活必须学,科学咋着咱咋着’。”

    产业化经营丰产动力

    小孟镇沙窝村的仇汉华,是沙窝村惠农粮食生产合作社的理事长,除了自己的8亩地,更要负责把全社2000亩小麦卖上好价钱。

    “我们种的都是优质麦,不愁卖。”仇汉华说,济宁利生集团早和他有了“君子协定”,收购时比市价再高出1分钱,每公斤卖到了2.56元。为了方便,利生集团干脆把收储仓建到了村地头上。

    自2003年起,兖州开始推广优质小麦。有国家的良种补贴做后盾,目前兖州实现了优质小麦全覆盖,同时辐射带动周边200多万亩优质麦种植。有了充足的原料,粮食加工企业接二连三扎堆而来,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兖州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40多家,年加工小麦能力达到80万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土地 优质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