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丰收的关键还是“人努力”


    □□本报记者杨丹丹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安徽省在抢抓粮食生产过程中有哪些“皖派特色”?记者日前专访了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

    “去年秋种以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深入推进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和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强化行政推动、科技服务及政策扶持,狠抓以控旺除草、春季追肥、防治病虫和后期‘一喷三防’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加上气候条件有利、土壤墒情充足,今年夏季粮油生产形势喜人,特别是小麦生产形势为近年来最好年份,丰收已成定局,小麦总产将再创历史新高;油菜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单产明显提高,总产呈增产趋势。”张华建先向记者介绍了夏粮生产的概况。

    “增产增收的最突出因素还在于‘人努力’。”张华建强调说,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紧抓粮食生产。从“种”环节开始牢抓不放。安徽省政府去年先后召开秋粮生产暨秋种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秋种现场会,下发了小麦高产攻关方案。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并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小麦生产。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安徽省农委还先后召开了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小麦春管现场会、小麦纹枯病、赤霉病防治会议和小麦田间管理暨春季农业生产视频会等,下发了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小麦纹枯病防控、小麦穗期蚜虫查治等系列通知。

    “今年我省小麦生产的整齐度非常好。”张华建说,这归功于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安徽在具体执行中坚持在小麦主产区实行省级良种统一采购供应的做法。去年,秋种共采购供应良种6.24亿斤,对主产区实现了全覆盖,统供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80%,有力地促进了新品种推广和品种更新,提高了种子质量,彻底改变了农民自留种的传统格局。

    张华建介绍说,今年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强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助推了小麦增产增收。今年春季,安徽省先后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约1.78亿元,对小麦主产区全覆盖。各级农业和财政部门积极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指导服务,确保了“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落实。加大了核心示范区建设力度,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2000万亩,较上年扩大500万亩,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资金由1.5亿元增加到2亿元。进一步整合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支持淮北主产区开展小麦千斤市县和高产高效吨粮田创建活动,实现了更大面积均衡增产。

    安徽各地按照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总体思路,加大关键技术集成配套推广力度,为夏季粮油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持。张华建称,这些年来,安徽省农业部门不断构建完善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四情”监测预警体系,始终把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作为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最基本的工作紧抓不放。加大了苗情和病虫情监测会商,提高了小麦生产决策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田间管理 墒情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