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扎实求证“转”与“赶”命题


    □□李坤 本报记者 肖克 刘久锋

    600年前,贵州第一次以省级行政区划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相对于这600年,贵州过去的几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白驹过隙的一瞬,但却注定要在贵州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贵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三化同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提及发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的话语掷地有声:对于贵州来说,加速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贵州必须“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不可能像坐火车卧铺那样,上车躺下睡一觉,醒来就到站。”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妙解贵州经济发展规划,将通过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实现弯道超车,走一条“以特取胜”的追赶型、跨越式的后发赶超之路。

    民生贵州绘就幸福生活图景

    贵州要实现的经济增长,一定是有效益、能够改善民生、能够带给人民幸福的增长,一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发展,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省委书记栗战书掷地有声的话语,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11年,贵州“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财政收入的“半壁河山”,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换来的是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推进,换来的是城乡人民生活的大力改善。2012年1月,贵州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赵克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9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0.1亿元。

    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最核心的民生,把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最突出的民生,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最急迫的民生,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把社会保障作为最普遍的民生,把就业作为最根本的民生,“十二五”创建“民生贵州”的战略构想已然明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0%以上;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2年实现全部乡镇通油路;

    ——2014年完成剩余13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让1300万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

    一张张民生账单,是发展惠民的最好注解,是“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省委书记栗战书坦陈:“由于各种原因,贵州留下了巨大的民生历史欠账。”

    以民生带发展,以民生促和谐,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以民心凝聚发展合力,贵州打响了补足“民生短腿”,创造“民生贵州”的攻坚战。

    四帮四促映亮党徽助力基层的赶超之路

    贵州在加速崛起,奋力赶超的新征程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团结奋进、开放创新的精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带领全省4000多万人民朝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行。

    2010年,百年大旱肆虐贵州大地。冷洞村,一个藏在贵州黔西南万峰丛中的小山村。焦石枯树中、山崖顽石间,正是永不服输的村支书朱昌国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用10万只矿泉水瓶打响了挽救金银花的保“命”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科学发展观 特色优势产业 农民人均纯收入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