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绝地突围的海雀实践


    本报记者 刘久锋 肖克

    从贵州省毕节市区出发,记者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海雀村,目力所至,绿浪翻滚的海雀大山下,一座座漂亮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树丛中;民居间的耕地上,横平竖直地铺满了地膜,破膜而出的玉米苗已冒出了嫩绿,如今的海雀一派繁荣景象。谁也不会想到,在20多年前,这里的贫穷全国闻名。

    1985年6月2日,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写的“内参”《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是这样描述的:“5月29日,记者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今年已71岁的文朝荣,是海雀村当时的村支书。他回忆说,那时海雀村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植被差。

    “当时周围的荒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连割茅草都要跑到外村地盘去。风一起,满眼黄沙。大水一来,沙石把耕地冲得坑坑洼洼。真的是‘种一大坡,收一小箩’,怎么有吃的。”老人的记忆还很清晰。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只有800来人的海雀村曾经的耕地达到1.68万亩。由于过度开垦,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水土严重流失,导致种一坡收一箩,大多一年辛苦半年粮。

    1987年,文朝荣决定带领全村老少植树造林,因为他悟出一个道理:“山上有林才能保水土,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才能有粮。”

    在文朝荣的带领下,一场旷日持久的轰轰烈烈的造林护林运动在海雀村拉开序幕。1987年冬,文朝荣率领还饿着肚子的全村200余青壮劳力,出门天不亮,进屋月亮上,随处是餐桌,洋芋当午饭,开始在西山作坊沟栽种华山松,一个冬天他们共栽松800亩。一些村民回忆:“那时候,文朝荣每天总是第一个出门,晚上又是最后一个进家。”

    文朝荣每天组织村民,天不亮就把洋芋煮好,天一亮就背着洋芋上山。文朝荣带着村党支部的所有人员“放线”,村民们根据他们放的线再挖坑。每天挖完,他总是要到每一个坑上去查看。一个村干部家种的110株树苗不合格,文朝荣全部拔掉,勒令其重栽。

    接下来的3年里,全村共造林1.1万亩,原来光秃秃的30多个山头全都栽满了华山松,房前屋后种下1万多株漆树。

    20年,一代新人换旧人,荒山长出绿树林。如今的海雀村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5%升至67.3%,森林面积已达1.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据估算,全村林场价值超过2500万元,人均3万多元。

    文朝荣还告诉记者,全村200多户人家,去年光采摘松果卖松子,户均收入就达到500元,最高的人家达到2000多元。

    山上成绿色银行,山下增钱增粮。生态改善了,海雀人又把发展的目光转到了“科技兴农”上,地膜种杂交玉米,种脱毒土豆、荞子,既吃又卖。家家户户还养猪、牛、羊、鸡等牲畜和家禽。据统计,海雀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33元上升到2011年的438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8年的107公斤增至307公斤。

    温饱解决了,海雀人也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

    据现任村支部书记詹以香介绍,他们近期将实施一批助农增收项目:

    发展当归种植1000亩,可辐射农户100余户300余人;新种植优质核桃500亩,与2009年种植的350亩集中连片形成基地,盛果期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可辐射带动农户100余户400余人;成立养鹅协会,由党员致富能人领办示范养殖1000只,农户散养500只,养殖场年产值可达18万;养殖土鸡1万只,可带动农户100户300余人,每年可增收20余万元;发展乡村旅游,组建海雀村民族歌舞团,打造苗族《大迁徙舞》民族文化品牌。

    在远景规划上,要打造“苗家土鸡”、“苗家土鸡蛋”、“苗家腊肉”等特色产业品牌……规划已经制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海雀实践的本质是什么?”记者问詹以香。他说:“是一届接着一届、一代接着一代,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巧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森林覆盖率 造林 华山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